先行组织者理论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5 04:42
“先行组织者”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于1960年最早提出的。“先行组织者”是以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它是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是将新知识纳入认知结构的引导性材料。自提出以来,关于这一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备受关注。课堂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是高中化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采用试卷分析、问卷调查等形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3)“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对男女生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别。(4)学生对于“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总体评价是肯定的。同时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些问题也提出了几点建议:(1)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要与其他教学策略结合起来灵活使用。(3)“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要注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4)“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要注意充分利用教材。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s
前言
1 问题的提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2.1.1 有意义学习的定义
2.1.2 有意义学习的标准
2.1.3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2.1.4 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2.2 先行组织者理论
2.2.1 国内外学者对“先行组织者”含义的主要观点综述
2.2.2 “先行组织者”的分类
2.2.3 先行组织者的功能
2.2.4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3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3.1 “先行组织者”在高中化学新教材中的应用
3.1.1 新教材中先行组织者的类型
3.1.2 新教材中的“先行组织者”的呈现形式
3.2 “先行组织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3.2.1 “先行组织者”的设计原则
3.2.2 设计“先行组织者”时应注意的问题
3.2.3 几个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教学案例
4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研究总体设计
4.3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课堂教学实验研究
4.3.1 程序
4.3.2 被试的选定
4.3.3 实验教师和材料的选定
4.3.4 教学实施
4.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高中化学课堂“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效果评价问卷调查
4.4.1 调查目的
4.4.2 调查程序
4.4.3 实验结果统计 分析
4.5 研究结论
4.6 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设想
5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211457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s
前言
1 问题的提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2.1.1 有意义学习的定义
2.1.2 有意义学习的标准
2.1.3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2.1.4 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2.2 先行组织者理论
2.2.1 国内外学者对“先行组织者”含义的主要观点综述
2.2.2 “先行组织者”的分类
2.2.3 先行组织者的功能
2.2.4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3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3.1 “先行组织者”在高中化学新教材中的应用
3.1.1 新教材中先行组织者的类型
3.1.2 新教材中的“先行组织者”的呈现形式
3.2 “先行组织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3.2.1 “先行组织者”的设计原则
3.2.2 设计“先行组织者”时应注意的问题
3.2.3 几个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教学案例
4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研究总体设计
4.3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课堂教学实验研究
4.3.1 程序
4.3.2 被试的选定
4.3.3 实验教师和材料的选定
4.3.4 教学实施
4.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高中化学课堂“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效果评价问卷调查
4.4.1 调查目的
4.4.2 调查程序
4.4.3 实验结果统计 分析
4.5 研究结论
4.6 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设想
5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211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3211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