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召唤结构理论的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6 15:45
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长河文化中的瑰宝,古典诗词教学对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培养学生审美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古典诗词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不上去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中学古典诗词的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在诗词学习中的主动性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将“召唤结构理论”引入到中学古典诗词的教学,用来指导实际的课堂教学。本文针对召唤结构理论内涵与古典诗词的相通性,古典诗词所呈现的召唤结构理论特征作为依据,重点阐释召唤结构理论如何因地制宜地指导中学古典诗词的教学。召唤结构理论强调读者在文本阅读活动中的作用,重视读者对文本意义的新阐释,其理论中的“意义空白性”和“意义未定性”吸引着学生参与到诗词阅读中,召唤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想象和联想对诗词中的“空白”进行填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来鉴赏诗歌的意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召唤结构理论阐释,分析召唤结构理论内涵与古典诗词的相通性,即:古典诗词的留白艺术、古典诗词的多义阐释、古典诗词的含蓄美学,为召唤结构理论运用于中学古典诗词教学建立内在联系。第二部分重点阐释古典诗词所...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召唤结构的理论内涵及其与中国古典诗词的相通性
(一)召唤结构理论综述
1.召唤结构理论的渊源概述
2.召唤结构理论的内涵阐释
3.召唤结构的理论价值意义
(二)召唤结构理论的教学应用
1.开放性特点的应用
2.交流性特点的应用
3.建构性特点的应用
(三)召唤结构理论与中国古典诗词审美的内在契合
1.古典诗词的留白艺术
2.古典诗词的多义阐释
3.古典诗词的含蓄美学
二、中国古典诗词呈现的召唤性特征阐释
(一)古典诗词的空白性特征
1.诗词的空白表现在叙事中
2.诗词的空白体现在抒情里
3.诗词的空白表现在用典中
(二)古典诗词的未定性特征
1.古典诗词中读者的多角度参与
2.古典诗词具有“潜在的读者”
3.古典诗词意象义的不确定性
(三)古典诗词的否定性特征
1.古典诗词作品主旨多元解读
2.古典诗词作品带有个性化解读
3.古典诗词中的创新性
(四)古典诗词的动态性特征
1.古典诗词存在开放性
2.古典诗词带有建构性
3.古典诗词具有交流性
三、当下中学古典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教学目标以应试为主,教学目标实现受阻
(二)教学方法模式化,学生形成学习固定思维
(三)教学设置限定性问题,忽视学生的自主性
(四)教师的独白为主,忽视学生对诗词的品悟
(五)学生对诗词的兴趣不高,对诗词的积累较少
四、召唤结构理论指引下的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策略
(一)寻找诗词中“空白”——培养学生诗词学习的主动性
1.学生在古典诗词的诵读中感悟“空白”
2.学生从古典诗词的语言中发现“空白”
3.学生从古典诗词的意境中探析“空白”
4.学生从古典诗词的情理中探究“空白”
5.学生从古典诗词的意象中探究“空白”
(二)掌握诗词“未定性”——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1.学生在想象中连接诗词中“空缺”
2.学生在联想中补充诗词的“空缺”
3.学生在创造中填补诗词的“空缺”
4.学生在背景中填补诗词的“空缺”
(三)掌握诗词的“否定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1.通过对比鉴赏诗词
2.发掘诗词存在的矛盾
3.通过质疑来解读诗词
(四)诗词教学的动态运用——实现学生诗词学习的全程管控
1.课前的准备——学生对自我知识经验的建构
2.课堂的教学——教学主体与诗词间的交流
3.课下的巩固——学生对诗词意义的开放性理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抓住空白:召唤结构下的古诗词教学[J]. 汪家燕.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2018(04)
[2]基于召唤结构理论的语文阅读课堂探究[J]. 潘莉. 语文月刊. 2017(03)
[3]守住个性化阅读的“界”[J]. 王正玲.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5(29)
[4]阅读的主体并不是绝对自由的[J]. 孙绍振. 江苏教育. 2014(34)
[5]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与意义空白[J]. 周明波.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07)
[6]语文课程标准“召唤结构”对应的几种关系[J]. 杨泉良.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11)
[7]试论召唤结构理论与中国相关诗歌理论的碰撞与融合[J]. 孔燕.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9)
[8]召唤结构与语文阅读教学[J]. 杨戈.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2)
[9]论中国古典诗学中的“空白”与召唤结构之异同[J]. 贾海燕. 宁夏社会科学. 2007(06)
[10]文本解读:读者的建构活动[J]. 曹明海.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6 (11)
硕士论文
[1]接受美学在中学现代诗歌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贾鹏.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
[2]召唤结构在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的运用研究[D]. 龙成珺.江西师范大学 2018
[3]诗歌文本的召唤结构与教学探索[D]. 孔燕.山东师范大学 2010
[4]召唤结构与中学语文先秦汉魏六朝诗教学[D]. 汪晓红.华中师范大学 2008
[5]伊瑟尔本文的意义空白与未定性理论研究[D]. 胡静.山东大学 2008
[6]召唤结构与古典诗词教学探索[D]. 李秀举.山东师范大学 2007
[7]召唤结构与文学类文本教学[D]. 于志芹.山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26047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召唤结构的理论内涵及其与中国古典诗词的相通性
(一)召唤结构理论综述
1.召唤结构理论的渊源概述
2.召唤结构理论的内涵阐释
3.召唤结构的理论价值意义
(二)召唤结构理论的教学应用
1.开放性特点的应用
2.交流性特点的应用
3.建构性特点的应用
(三)召唤结构理论与中国古典诗词审美的内在契合
1.古典诗词的留白艺术
2.古典诗词的多义阐释
3.古典诗词的含蓄美学
二、中国古典诗词呈现的召唤性特征阐释
(一)古典诗词的空白性特征
1.诗词的空白表现在叙事中
2.诗词的空白体现在抒情里
3.诗词的空白表现在用典中
(二)古典诗词的未定性特征
1.古典诗词中读者的多角度参与
2.古典诗词具有“潜在的读者”
3.古典诗词意象义的不确定性
(三)古典诗词的否定性特征
1.古典诗词作品主旨多元解读
2.古典诗词作品带有个性化解读
3.古典诗词中的创新性
(四)古典诗词的动态性特征
1.古典诗词存在开放性
2.古典诗词带有建构性
3.古典诗词具有交流性
三、当下中学古典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教学目标以应试为主,教学目标实现受阻
(二)教学方法模式化,学生形成学习固定思维
(三)教学设置限定性问题,忽视学生的自主性
(四)教师的独白为主,忽视学生对诗词的品悟
(五)学生对诗词的兴趣不高,对诗词的积累较少
四、召唤结构理论指引下的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策略
(一)寻找诗词中“空白”——培养学生诗词学习的主动性
1.学生在古典诗词的诵读中感悟“空白”
2.学生从古典诗词的语言中发现“空白”
3.学生从古典诗词的意境中探析“空白”
4.学生从古典诗词的情理中探究“空白”
5.学生从古典诗词的意象中探究“空白”
(二)掌握诗词“未定性”——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1.学生在想象中连接诗词中“空缺”
2.学生在联想中补充诗词的“空缺”
3.学生在创造中填补诗词的“空缺”
4.学生在背景中填补诗词的“空缺”
(三)掌握诗词的“否定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1.通过对比鉴赏诗词
2.发掘诗词存在的矛盾
3.通过质疑来解读诗词
(四)诗词教学的动态运用——实现学生诗词学习的全程管控
1.课前的准备——学生对自我知识经验的建构
2.课堂的教学——教学主体与诗词间的交流
3.课下的巩固——学生对诗词意义的开放性理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抓住空白:召唤结构下的古诗词教学[J]. 汪家燕.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2018(04)
[2]基于召唤结构理论的语文阅读课堂探究[J]. 潘莉. 语文月刊. 2017(03)
[3]守住个性化阅读的“界”[J]. 王正玲.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5(29)
[4]阅读的主体并不是绝对自由的[J]. 孙绍振. 江苏教育. 2014(34)
[5]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与意义空白[J]. 周明波.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07)
[6]语文课程标准“召唤结构”对应的几种关系[J]. 杨泉良.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11)
[7]试论召唤结构理论与中国相关诗歌理论的碰撞与融合[J]. 孔燕.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9)
[8]召唤结构与语文阅读教学[J]. 杨戈.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2)
[9]论中国古典诗学中的“空白”与召唤结构之异同[J]. 贾海燕. 宁夏社会科学. 2007(06)
[10]文本解读:读者的建构活动[J]. 曹明海.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6 (11)
硕士论文
[1]接受美学在中学现代诗歌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贾鹏.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
[2]召唤结构在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的运用研究[D]. 龙成珺.江西师范大学 2018
[3]诗歌文本的召唤结构与教学探索[D]. 孔燕.山东师范大学 2010
[4]召唤结构与中学语文先秦汉魏六朝诗教学[D]. 汪晓红.华中师范大学 2008
[5]伊瑟尔本文的意义空白与未定性理论研究[D]. 胡静.山东大学 2008
[6]召唤结构与古典诗词教学探索[D]. 李秀举.山东师范大学 2007
[7]召唤结构与文学类文本教学[D]. 于志芹.山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26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3326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