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教研员研训模式的实践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下教研员研训模式的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在教研和培训两者的基础上形成的研训一体方式是在新的形势下的发展。同时研训一体方针的确立,原来的教研员的角色和职责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教研员要从事一种全新的教研和培训整合的事业,研训模式的改变和创新是不可避免的。研训模式需要要变单向性为互动性,变封闭性为开放性,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教研员在研训活动要以教师发展为本,打破过去的研训模式,应该不断思考、探索更有效的研训模式,要让教师自主参与,促使教师亲自体验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和困惑,从深层次促使教师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发生改变;要让教师主动探究、分析和确定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自己在专业中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要让教师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互相交流,使教师能够敢于提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能大胆的与教研员进行沟通、交流咨询,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及时得到解释和帮助。教研员与教师之间建立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做到平等对话,及时沟通,从而提高教师参与研训活动的积极性和研训活动的实效性。 本文的课题在研究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地调研法、个人访谈法等。首先从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过去研训模式的局限性和教研员的观念意识滞后等几方面提出改变和创新研训模式的背景和意义。其次从理论上对研训模式的实践研究的可行性进行论述,提出新时期研训模式的特点和教研员在研训模式的实践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三章从自身工作出发对四种研训模式:“问题链”研训模式、“双优化”研训模式、基于三级备课制下的关于集体备课的研训模式和高效的全员培训研训模式的实践研究进行论述。四种研训模式针对的对象分别是是个人、学科教研组和区域内学科全体教师等,探索在新课改形势下针对不同对象研训活动的新模式,这其中既有收获也有经验教训和需要改进之处。最后,对研训模式的实践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教研员 教师 研训活动 研训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2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引言8
- 第二章 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8-13
- 2.1 问题的提出8-10
- 2.2 教研员角色和职责变化10-12
- 2.2.1 传统教研员的角色和职责10
- 2.2.2 现阶段教研员的角色和职责的变化10-12
- 2.3 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12
- 2.4 问题研究的方法12-13
- 第三章 研训模式的理论探索13-17
- 3.1 什么是研训模式13
- 3.2 研训模式的基本特点13-14
- 3.3 在研训模式的实践和研究中教研员应当注意的问题14-17
- 第四章 研训模式的实践研究17-59
- 4.1 "问题链"式研训模式的实践研究17-21
- 4.1.1 什么是"问题链"研训模式17
- 4.1.2 "问题链"研训模式的实践研究17-20
- 4.1.3 "问题链"研训模式的收获20-21
- 4.1.4 "问题链"研训模式的反思与改进21
- 4.2 "双优化"研训模式的实践研究21-27
- 4.2.1 什么是"双优化"模式21
- 4.2.2 "双优化"研训模式中教研员应该注意的问题21-23
- 4.2.3 "双优化"研训模式的实践研究23-27
- 4.2.3.1 "双优化"研训模式探索过程23-25
- 4.2.3.2 "双优化"研训模式的收获25-26
- 4.2.3.3 对"双优化"研训模式的思考和改进26-27
- 4.3 基于"三级备课制"下关于集体备课的研训模式的实践研究27-54
- 4.3.1 什么是"三级备课制"27-29
- 4.3.2 集体备课的研训模式的实践研究29-54
- 4.3.2.1 集体备课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略29-30
- 4.3.2.2 集体备课的研训模式的实践研究30-33
- 4.3.2.3 案例33-54
- 4.4 教师全员培训研训模式的实践研究54-59
- 4.4.1 教师全员培训的背景54-55
- 4.4.2 全员培训研训模式的实践研究过程55-58
- 4.4.3 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主要特色58
- 4.4.4 不足与改进建议58-59
- 第五章 关于研训模式的几点思考59-60
- 结束语60-61
- 注释61-62
- 参考文献62-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万银;教研员如何评课的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04年03期
2 张洪涛;;教研员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比较[J];黑河教育;2009年02期
3 赵才欣;;教研员的学识视野与专业素养[J];上海教育;2010年01期
4 刘裕强;蔺平;;中英项目第四期兼职教研员培训会在兰举行[J];教育革新;2007年10期
5 ;省小学语文教研员会议在宿州市召开[J];安徽教育;1982年04期
6 潘绍伟;杜伟;顾中华;;关于体育教研员工作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89年06期
7 ;优秀地理教师、教研员简介(四十三)[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7年11期
8 刘华;我愿意思考 愿意把思想变成文字[J];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07期
9 管锡基;;课程改革与基层教研员的使命[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2005年11期
10 敖国儒;;新课程实施中教研员的工作策略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业俭;“教研员”新解[N];中国教师报;2007年
2 陈红云;新罗区:教研员送教下乡[N];闽西日报;2008年
3 刘宝剑;教研员应当成为“五台高手”[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金坤荣;听课评议,不妨“阳奉阴违”[N];中国教师报;2007年
5 湖北省公安县倪家塔小学 张治年邋谢正明;农村学校欢迎不带“官味儿”的教研员[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张智;潜心笃志方为胜[N];哈密日报(汉);2010年
7 江西省南康市教研室 连文华;变下乡“视教”为“试教”[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睢宁县教育局 袁苏;为教研员上示范课鼓与呼[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9 茅卫东;教研员队伍应该成为课改的中坚力量[N];中国教师报;2007年
10 辽宁省义县头道河中心小学校长 高昱;教研员:蹲在校园引领教改[N];中国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绍才;基础教育教研室制度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学智;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董宏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常亚慧;沉默的力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解月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宁彦锋;教育变革中的教科书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胡庆山;体育课程实施主体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宏丽;人类学课程设计模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彦t,
本文编号:337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337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