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因材施教的发展论教与学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5-03 03:01
本文关键词:从因材施教的发展论教与学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学校教学也开始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教育在面对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最终培养出不同层次的人才。新课程改革下的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将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结合起来,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最基本的教育实践活动。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固有的矛盾。因而正确处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是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主题。教学的改革,实质上是调整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如教学如何适应人的发展?教学如何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等。为了推进和深化当代教学改革,有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对教与学的关系进行重新认识与建构。 教学的历史也就是教与学的不断建构。古代因材施教下的教与学的关系是以“学”为主、因学而教,重视学生个人的学习和努力,但个别教学组织简单,没有形成有计划、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因而教学效率十分低下。近代因材施教下的教学则是以“教”为主,注重提高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过分强调教师教的作用和制度化的管理,从而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现代教学是对近代教学以教为主的变革,但不是古代学校教学的简单恢复,它以学生为教育主题,更重民主化、个性化,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演变过程。然而,现代教学理念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时,出现了过于强调学生主动能力而对教师的作用有所忽视,因此笔者试图从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两方面的需要出发,协调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使教学活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借鉴历史发展的经验,根据时代发展趋向,在“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尝试重新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关系——以人的生命和谐发展为依归的教学。笔者认为,在教与学关系建构上,应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当代教育理论,遵循以下几个基本理念:(1)教学的前提是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2)教学把人的和谐发展作为最高目标;(3)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4)教学采取的方法是在民主平等的交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因材施教 教与学 教学 和谐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20
【目录】: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引言10-16
- 一、问题的提出10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三、文献综述11-15
- 四、研究方法15-16
- 第一章 我国古代因材施教思想下的教与学的关系16-27
- 1.1 我国古代教育家的因材施教思想16-19
- 1.2 古代因材施教思想下教与学的关系19-27
- 1.2.1 教学的前提是学生的自学19-21
- 1.2.2 教学采取的方式是“个别教学”21-22
- 1.2.3 因“学”而“教”22-23
- 1.2.4 “注入”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的转变23-27
- 第二章 我国近代因材施教思想下的教与学的关系27-33
- 2.1 我国近代教育家的因材施教思想27-28
- 2.2 近代因材施教思想下的教与学的关系28-33
- 2.2.1 教学的前提是把学生作为主体29
- 2.2.2 教学采取的方式是“班级授课制”29-30
- 2.2.3 教学内容逐渐趋于“规范”化30-31
- 2.2.4 教师地位日益提高31-32
- 2.2.5 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主32-33
- 第三章 现代因材施教理念及教与学的关系33-40
- 3.1 现代因材施教理念33
- 3.2 现代因材施教理念使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3-40
- 3.2.1 对班级授课制的探索34-35
- 3.2.2 教学过程从“重教”转向“重学”35
- 3.2.3 和谐教学35-40
- 结束语40-41
- 参考文献41-44
- 发表文章目录44-45
- 致谢45-4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婕;胡国堂;郑建启;;“层次教学,分级实践”——工业设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法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从因材施教的发展论教与学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342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