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

新课程背景下生态型教学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17-05-24 19:24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生态型教学模式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随着人们对教育规律的不断追寻和探究的深层化,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也随之从传统走向现代。而现代课程与教学论整合研究中一个最重要的课题就是新课程背景下新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生态型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与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中生命观、生活观和发展观的教学论诠释,是对传统教学的解构与合理性超越。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生态型教学模式致力于构建和谐课堂,强调创设一种生命化、生活化、生成化、联动化的课堂生态氛围,倡导教师、学生在课堂生态环境中的共振共生,从而形成“无为而教”、“学而有为”、“师生两忘”的教学生态系统,也预示着课堂教学效度与师生生命价值整体提升的美好前景。 在对传统教学模式合理扬弃与现代教学模式横向借鉴的基础上,依据新课程理念、教育生态学原理和现代教学理论,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及理论与行动研究,力图按照“现实审视——理论阐释——实践探索”的思路,在对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及其本质进行系统分析的前提下,详细论述了生态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概念界定、结构框架、基本特征,并深入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生态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操作程序、实施策略与评价体系。论文的最后部分还提出在生态型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优化设想,从而为本模式的后续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创设新的发展平台。 生态型教学模式既能在较简陋的传统教学条件下得以运用,又能在现代教学技术领域中获得新生,表现出很强的适切性;它不仅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而且与其它教学模式相渗透,显示出宏大的包容性。实践表明,生态型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使师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到课堂教学的生命意义,并使之逐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同时将对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产生积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生态型 教学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2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3
  • 第1章 现实缘起与审视——生态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13-27
  • 1.1 缘起:和谐社会的创建呼唤生态型教学13-14
  • 1.2 审视:生态学视角下的传统教学模式14-23
  • 1.2.1 "阳光缺失",即教学中师生之间生命关怀的缺乏、爱心的缺位16-18
  • 1.2.2 "水土流失",即教学远离现实生活、缺乏天然流动的学习激情18-20
  • 1.2.3 "垦伐过度",即学业负担重、预设性与生成性教学的比例失调20-21
  • 1.2.4 "食物链单一",即相关课程要素间缺乏横向或纵向的互联互动21-23
  • 1.3 定位:新课程理念与生态型教学模式的融合23-27
  • 1.3.1 素质教育思想与生态型教学模式23-25
  • 1.3.2 生活化教学观与生态型教学模式25-26
  • 1.3.3 可持续发展观与生态型教学模式26-27
  • 第2章 理论观照与阐释——生态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27-43
  • 2.1 生态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27-33
  • 2.1.1 提供理论借鉴与隐喻空间的生态观念27-29
  • 2.1.2 支持生命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29-31
  • 2.1.3 倡导主体建构与教学互动的教学理论31-33
  • 2.2 生态型教学模式内涵的界说33-35
  • 2.2.1 生态与生态型的含义33-34
  • 2.2.2 教学模式的概念34-35
  • 2.2.3 生态型教学模式的界定35
  • 2.3 生态型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35-40
  • 2.3.1 一基点35-36
  • 2.3.2 两要素36-38
  • 2.3.3 三阶段38-40
  • 2.4 生态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40-43
  • 2.4.1 生命性41
  • 2.4.2 生活性41
  • 2.4.3 生成性41-42
  • 2.4.4 联动性42-43
  • 第3章 实践研发与探索——生态型教学模式的实施探究43-68
  • 3.1 新课程背景下生态型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43
  • 3.2 新课程背景下生态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43-46
  • 3.2.1 学生的培养目标44-45
  • 3.2.2 教师的发展目标45-46
  • 3.3 新课程背景下生态型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46-51
  • 3.3.1 课堂生态硬环境、软环境的动态组合47-49
  • 3.3.2 课堂生命系统中个体与种群的总要求49-51
  • 3.4 新课程背景下生态型教学模式的阶段式操作程序51-61
  • 3.4.1 要素适应阶段51-54
  • 3.4.2 平衡稳定阶段54-57
  • 3.4.3 和谐发展阶段57-61
  • 3.5 新课程背景下生态型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61-65
  • 3.5.1 力避"花盆效应",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61-62
  • 3.5.2 重视"群体效应",实施动力激发教学策略62
  • 3.5.3 摆脱"限制因子",实施把手整合教学策略62-63
  • 3.5.4 遵循"最适度原则",实施教与学调控策略63
  • 3.5.5 运用"生态位原理",实施生态位变换策略63-65
  • 3.6 新课程背景下生态型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65-68
  • 3.6.1 多维度的评价65-66
  • 3.6.2 生态档案评价66-68
  • 第4章 问题切入与优化——生态型教学模式反思与前瞻68-73
  • 4.1 问题切入68-70
  • 4.1.1 整体效应的失范与教学系统紊乱68
  • 4.1.2 边缘效应的滋生与教学盲点悬置68-69
  • 4.1.3 密度效应的增强与班级规模放任69
  • 4.1.4 生态链法则漠视与教学层次模糊69-70
  • 4.2 优化设想70-71
  • 4.2.1 优化系统内部结构70
  • 4.2.2 优化教育教学观念70
  • 4.2.3 优化教学评价视角70-71
  • 4.2.4 优化教学生态资源71
  • 4.3 结束语71-73
  • 参考文献73-75
  • 附录75-80
  • 致谢8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福成;;校长的道德使命管窥[J];前沿;2011年1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曲新艺;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生态型教学模式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1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391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3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