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一个需要反思的道德取向
本文关键词:“好孩子”:一个需要反思的道德取向
【摘要】:"坏孩子"现象日益增多并日趋严重,中国传统文化对"好孩子"的狂热和迷信最终无法续展"完人"的道德梦想。既存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旨趣,使我们长期忽略探询德育本体存在的重要意义。要从根本上理解德育的价值,必须将思维延伸到儿童自我的主体存在,促进其心灵与智慧的完善和发展。在当今社会,应将"好孩子"的道德取向转换为对"好公民"的培养与追求,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主动建构自己对世界、对生活的新认识,在分裂中恢复完整,超越有限走向无限。
【作者单位】: 南京晓庄学院教科院;
【关键词】: 好孩子 道德教育 道德取向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多学科视野中儿童的提问研究”(批准号:D2008011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好孩子”的道德取向是千百年来人们普遍的教育追求,人们认为儿童德育的重要使命就是适应受教育对象道德发展的需要,通过教化培养更多的“好孩子”。然而,对“好孩子”的狂热和迷信在现实社会中并未产生与之相应的效果,相反“坏孩子”现象日益增多并日趋严重。那么,“好孩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伟;儿童是自然的存在[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Z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芮必峰;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李永东;现代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张传开;必然与自由范畴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彭启福;论科学的目标追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魏名国;试论真理的模糊性和精确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汪裕雄;艺境求索中的文化批判──宗白华美学思想评议之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彭启福;宗教、迷信和科学的早期发展管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颜晓峰;论关系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开城;;哲学视野下的文化和海洋文化[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韦世林;;空符号(blank-sign)与空集合的关系初探[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3 张思齐;;论辛弃疾的接受美学思想[A];2003中国上饶辛弃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肖建华;;“读图时代”的话语方式[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尹爱青;;解放、创造、发展——生命质量提升的本质意义——音乐审美教育人学价值透视[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匡安荣;“道法自然”与经济自由——一项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10 胡位钧;现代国家中的政治沟通[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云知;近20年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世讴;管理文化的反思与前瞻[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何金俐;论艺术理性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奎清;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D];郑州大学;2001年
5 董强;论自然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宋述玉;在中学物理课堂中贯彻主体性教学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孙俊华;《庄子》神话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冯炜;文化的衰解及图像折射[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9 费国萍;符号学在翻译领域的历史性扩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孟建伟;;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转变[J];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2 吕宪军;王延玲;;美国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J];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3 刘晓东;;从学习取向到成长取向:中国学前教育变革的方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4 赵海燕;;浅谈电视广告霸权对幼儿的不良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5 孙杰远;;浅谈儿童的文化习性及其获得[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6 李纯;郑红苹;;学前教育的价值诉求与教学应对[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颂文;日本、新加坡道德教育的文化特点[J];中小学管理;1996年04期
2 冯龙良;亚丽;;思想道德教育的健全与完善[J];价值工程;2011年21期
3 王贺;;论孔子德育思想的践行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1年24期
4 郭颖;;从知识人到幸福人——对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检视[J];现代教育论丛;2011年03期
5 刘亭亭;;日本道德教育改革的核心——“心灵教育”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6 周静;;家庭德育中的“榜样”效用及存在问题[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张夫伟;;道德教育:自由选择与价值引导的二重变奏[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徐冬青;;关于学校道德教育重建的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04期
9 王欣;;道德教育与礼仪训练的历史演进及其关系辨析[J];黑河学刊;2011年08期
10 梁红;;《三字经》对当今道德教育的启示[J];教师;2011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亚然;;德育视角下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伟;道德教育别玩“花脸”[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曾晓桃 袁国基 杨健君;洞口道德教育甘霖滋润10万青少年[N];湖南日报;2009年
3 周艳;道德教育:从娃娃抓起[N];江苏教育报;2010年
4 李淑贞;浅说道德教育[N];平顶山日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最困惑的是道德教育[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6 王丽英;中日道德教育的异同[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柳艳芳 通讯员 赵士辉;如何造就心灵美好的未来一代[N];天津教育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宋晓梦;道德教育在探讨中努力前行[N];光明日报;2004年
9 河南省鹤壁市教委主任 隋步景;道德教育别忘了传统[N];光明日报;2001年
10 记者 蒋增科;强化道德教育 推进均衡发展 为建设美好未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N];咸阳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雪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冬云;交往德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陈瑞生;学校精神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崔欣,
本文编号:1118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118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