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高职教育背景下技术类实训建筑的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12:24

  本文关键词:高职教育背景下技术类实训建筑的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实训建筑 整体设计 生产 教学 服务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而实训教育是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核心部分。 本文通过分析当代高等职业学校中实训建筑的特点和现状,研究现有的职业需求和教育模式对实训建筑的影响,探讨符合我国现有高职教育模式的实训建筑类型,对我国未来实训建筑的设计和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本文首先研究了实训建筑在高职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通过对现有实训模式的了解和分析,对实训建筑进行了功能和空间规模上的区分;总结了实训建筑的设计目的及基本构成:在空间类型上将实训建筑划分为生产空间、教学空间和服务空间,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研究。 文章接下来分析了实训建筑的总体目标与设计原则,进而对实训建筑的整体设计进行研究,研究重点包括整体要求、选址方式、设计规模、空间组织,结构造型等。较系统地解释了实训建筑的整体设计情况,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研究适合校园内部建设的实训空间类型。 在确立整体设计的前提下,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进一步分析了实训建筑的各个部分,包括生产空间,教学空间和服务空间的设计以及彼此之间的功能关系。从空间的设计目标和功能要求出发,,分析空间的设计内容,规模尺度,建造模式,细节设计等,总结出各局部空间的设计对策。 最后,本文对实训建筑三种功能空间的特点和组合方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合理化的设计建议。
【关键词】:实训建筑 整体设计 生产 教学 服务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U24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3
  • 1.1 研究背景10-12
  • 1.1.1 选题依据10
  • 1.1.2 研究背景10-12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4
  • 1.2.1 研究目的12-13
  • 1.2.2 研究意义13
  • 1.2.3 研究内容13-14
  • 1.3 相关研究综述14-19
  • 1.3.1 国内相关理论与研究实践14-17
  • 1.3.2 国外相关理论与研究实践17-19
  • 1.3.3 小结19
  • 1.4 研究方法19-20
  • 1.5 研究框架20-21
  • 1.6 本章小结21-23
  • 第2章 实训建筑的定义、分类与构成23-31
  • 2.1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训建筑定义23-24
  • 2.1.1 实训的定义23
  • 2.1.2 实训建筑的定义23-24
  • 2.2 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建筑的分类24-28
  • 2.2.1 按专业分类24-25
  • 2.2.2 按规模分类25-26
  • 2.2.3 按建筑形式分类26-27
  • 2.2.4 校实训建筑的类型27-28
  • 2.3 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建筑的构成28-31
  • 2.3.1 生产空间28-29
  • 2.3.2 教学空间29
  • 2.3.3 服务空间29-31
  • 第3章 高职实训建筑的总体目标和原则31-37
  • 3.1 实训建筑的设计目标31
  • 3.1.1 实训建筑的总体目标31
  • 3.1.2 实训建筑的具体目标31
  • 3.2 实训建筑的设计原则31-34
  • 3.2.1 实训建筑的互动原则31-32
  • 3.2.2 实训过程的仿真原则32-33
  • 3.2.3 实训建筑的可变原则33-34
  • 3.3 实训建筑的空间组合34-37
  • 3.3.1 横向组合34-35
  • 3.3.2 纵向组合35
  • 3.3.3 复合式组合35-36
  • 3.3.4 小结36-37
  • 第4章 高职技术类实训建筑的整体设计37-43
  • 4.1 高职技术实训建筑的整体要求37-39
  • 4.1.1 实训建筑能够实现基本的教学计划37
  • 4.1.2 实训建筑能够发展出一定的生产能力37-38
  • 4.1.3 能够对实训功能进行改进与更新38-39
  • 4.2 实训建筑的规模39-41
  • 4.2.1 根据学生数量限制实训建筑的规模39
  • 4.2.2 根据企业需求确定实训建筑的规模39-40
  • 4.2.3 根据高等教育政策确定实训建筑的规模40-41
  • 4.3 实训建筑的结构造型原则41-43
  • 4.3.1 根据实训功能确定结构类型41
  • 4.3.2 建筑结构与造型的统一41-42
  • 4.3.3 根据绿色节约的概念选定结构类型42-43
  • 第5章 生产空间的设计43-62
  • 5.1 生产空间的设置目标43
  • 5.2 生产空间的类型与构成43-46
  • 5.2.1 生产空间的类型43-45
  • 5.2.2 生产空间的构成45-46
  • 5.3 生产空间的设计要求46-47
  • 5.3.1 空间布局需要满足基本的生产流线46-47
  • 5.3.2 空间需要满足现场教学47
  • 5.4 生产空间设计的基本措施47-60
  • 5.4.1 规模大小47-49
  • 5.4.2 功能与流线49-52
  • 5.4.3 结构与模块52-56
  • 5.4.4 造型与材料56-58
  • 5.4.5 细部设计58-60
  • 5.4.6 其他设计内容60
  • 5.5 小结60-62
  • 第6章 教学空间的设计62-71
  • 6.1 教学空间的设置目标62
  • 6.2 教学空间的类型与构成62-63
  • 6.2.1 教学空间的类型62-63
  • 6.2.2 教学空间的构成63
  • 6.3 教学空间的设计要求63-64
  • 6.3.1 满足教学要求63
  • 6.3.2 节约灵活地利用空间63
  • 6.3.3 生产与教学的结合63
  • 6.3.4 避免生产污染63-64
  • 6.4 教学空间的设计措施64-70
  • 6.4.1 规模大小64
  • 6.4.2 功能与流线64-66
  • 6.4.3 结构与模块66-68
  • 6.4.4 造型与材料68-70
  • 6.5 小结70-71
  • 第7章 服务空间的设计71-82
  • 7.1 服务空间的目标71
  • 7.2 服务空间的类型与构成71-72
  • 7.2.1 服务空间的主要类型71
  • 7.2.2 服务空间的构成71-72
  • 7.3 服务空间的设计要求72-73
  • 7.3.1 联通生产空间和教学空间72-73
  • 7.3.2 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73
  • 7.3.3 与校外环境良好的沟通与交流73
  • 7.4 服务空间设计的具体措施73-81
  • 7.4.1 规模大小73-74
  • 7.4.2 功能与流线74-77
  • 7.4.3 结构与模块77-78
  • 7.4.4 造型与材料78-79
  • 7.4.5 细部设计79-80
  • 7.4.6 其他设计内容80-81
  • 7.5 小结81-82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82-84
  • 8.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82
  • 8.1.1 分析了实训建筑的类型与构成82
  • 8.1.2 提出了实训建筑的设计目标82
  • 8.1.3 总结了实训建筑设计的要求与措施82
  • 8.2 论文的创新点82-83
  • 8.3 论文研究展望83-84
  • 参考文献84-88
  • 成果88-89
  • 致谢8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忻;;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训空间模式的分析研究[J];安徽建筑;2009年05期

2 羊梅;潘虹旭;;创建智能建筑实训基地的几点思考[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陈婷婷;;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规与政策的探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15期

4 唐丽春;;日本设计策略:节能环保与人性化设计[J];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5 谭凌燕;;浅谈工业建筑的特性及设计[J];化工设计;2009年03期

6 杜全虎;;人性化的节能适宜技术生态建筑设计[J];山西建筑;2009年18期

7 徐刚,孙凤岐;建筑室外空间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建筑学报;2002年03期

8 陈洋,周若祁;关于我国高校校园“六化”的探讨[J];建筑学报;2003年04期

9 王正刚,崔岩,赵涛;大连模特学校影视艺术中心[J];建筑学报;2003年12期

10 沈国尧;孙万文;;从广州到兰州——大学校园规划的反思[J];建筑学报;2006年06期



本文编号:1131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131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4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