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回归生活”与“生活走向教育”——生活与教育关系的再审视
本文关键词:“教育回归生活”与“生活走向教育”——生活与教育关系的再审视
【摘要】:仅仅探讨教育回归生活不足以揭示教育与生活的完整关系,还必须考察生活走向教育的状态。教育回归生活反映的是人们对生活的教育意义追寻,而生活走向教育探讨的是教育对生活的影响。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存在着教育与生活的双向互动,对教育与生活关系的审视也需要从静态审视转向动态审视。除此以外,认识和把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还要给学生留下自主的生活空间,重视生活自身的教育性,以审慎的态度对待教育向生活的回归。
【作者单位】: 湖南长沙师范学校学前教育系;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关于教育与生活关系的探讨在教育研究领域广泛存在着,这一方面是由于教育与生活关系的现实轨迹日益使教育理论探索和实践面临诸多困境,另一方面,生活世界理论也确实契合了革新教育模式的时代要求。〔1〕研究已经取得诸多成果,但问题却依然存在。这种状况与以下事实不无关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斌;;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2 杨启亮;为生活的教育和为教育的生活[J];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赵必华;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韩久建;;课堂互动活动有效性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陈爱傼;实现知识、社会和人三因素的平衡与整合——多元智能理论对课程改革方向的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郭法奇;探究与创新:杜威教育思想的精髓[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6 熊和平;课程:从"圈养"到"游牧"再到"传记"[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7 郭法奇;灌输式教育:从怀疑、批判到否定——20世纪西方教育的最大变化[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8 胡定荣;对建构主义教学论的历史、文化与实践的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9 顾明远;对教育定义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10 陆有铨;素质教育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魏良婷;;对“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解与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3 刘长江;;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红艳;生命与教育——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洪兵;论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马志成;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杜觉民;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程U,
本文编号:1144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144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