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意志”转向——兼论走向“实践理性”的学校德育
本文关键词:德育的“意志”转向——兼论走向“实践理性”的学校德育
【摘要】:德育是一种对于理性的建构。知性德育的极端化导致了德育理论与实践的"两张皮",使德育走向抽象化、虚假化和失范化。生活德育在批判知性德育的同时,将德育泛化为生活的全部内容,把"知识"与"生活"割裂,使"生活"概念化、理想化和绝对化,跌入非理性的泥淖。实践理性德育汲取了生活德育论的积极因素,同时又肯定了知性德育论的合理成分,把道德意志的培养作为德育的关键,将意志的自律视为德育的根本指标,使普遍的道德法则深入人心,成为人的行为准则。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DEA0090282) 杭州师范大学勤慎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理性是现代性的内核,缺少理性的现代性是病态的现代性,反对理性等于对人自身的否定,解构理性就意味着自取灭亡。福柯的“作为主体性的人死了”的惊叹被视为理性危机的时代哀鸣。因此,重构理性就成为重构当代道德及其教育的题中之意。本文尝试构建一种新的以“实践理性”为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晓玲 ,郑强;试论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2 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黄成华;;实践理性:现代性道德重构的路径选择[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吴明海;教育何以必要与可能——康德教育思想刍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5 苑秀芹;;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道德原则[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檀传宝;班建武;;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侯道娟;;义务论视阈下的职业道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陈颖洲;李德贵;;论分权思想与近代西方宪政之建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4 陈宏光;;立法权概念的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5 汪再祥;;现代性背景下的安乐死合法性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6 孙鹏;陈树森;;论意思自治——兼论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7 陈宏光;;行政权力的行政法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8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9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10 金文杰;;后危机时代全球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改革及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种松志;;论死刑复核的法律监督[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李泽明;陈晓东;;检察官遴选制度探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张云平;任海新;;完善自侦工作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乐绍光;周彬彬;;相对不起诉权监督机制探析[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张朝霞;贾晓文;;检察内部职权配置基础与路径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杨柳青;邓立;;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下完善刑事公诉权监督制约问题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王煜;赵刚;;行政检察权刍议[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马剑萍;;试论我国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陈婧;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协作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叶伟为;上海九段沙湿地资源的保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同祯;量能课税原则法律地位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凌艳;我国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法规制的思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陈梦冉;宪政视域下我国国家审计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概念与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邹诗鹏;生活世界话语的困限与生存论的自觉[J];教学与研究;2000年05期
3 谭斌;论教育学中关于“生活世界”的话语[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王本陆;教育腐败与教育德性[J];现代教育论丛;2004年05期
5 曾天山;;我国择校问题的背景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03期
6 鲁洁;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4期
7 萧宗六;全教会前后素质教育之比较[J];中小学管理;2000年02期
8 钱同舟;回归生活世界 重建德育模式[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毅;刘洁璇;赵艺;李宏亮;;从多元争鸣到综合融通——品德结构研究回顾与展望[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何晓羽;;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定位与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2期
3 于世华;;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五个世界”——由宾馆服务台的时钟想到的[J];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04期
4 王声平;;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研究述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张志勇;于军;;残疾人体育教育本真意义的失落与回归[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3期
6 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与构建文化哲学——论世纪之交哲学理性的位移和发展趋向[J];求是学刊;2000年01期
7 姜美玲;回归生活世界——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9期
8 严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J];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2005年04期
9 于华颖;;回归生活世界——高校德育之根基所在[J];文教资料;2006年32期
10 吴言;;教学研究:回归生活,回归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秀鸿;;固守德育为首,回归生活世界——青年学生品德培养的逻辑起点[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5年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王文婷;高成;;“李约瑟问题”对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4 张华;;学校道德教育如何摆脱困境[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5 孙慧玲;唐桂娟;;回归生活世界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契合[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李国强;;寻求数学教学中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平衡点[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金辉;;而立之年再思考[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袁忠霞;;寓体验于心理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孟维杰;;走向日常生活批判的心理学[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孔云;;地理课程文化的批判与建构[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振东;歧义颇多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刘惊铎 刘慧;回归生活世界促发道德体验[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余小茅;问题的实质是教育如何回归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求是杂志社 李文阁;哲学须回归生活世界[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亓慧亭;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趋势探析[N];烟台日报;2008年
6 王鉴;教育学研究的新领域: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N];光明日报;2006年
7 衣俊卿;日常生活批判与社会科学范式转换[N];光明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郭萍;破解中国现代化的内在文化阻滞力[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穆土;推动哲学观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10 张政文;德国古典美学现代性的基本维度[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典顺;数学:意义的领域[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韩承敏;教育随笔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3 曾水兵;从单向性到整体性:人学观转变与现代教育路向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宏宇;文化哲学:实践哲学的当代形态[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杨进;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振怡;新康德主义与文化哲学转向[D];黑龙江大学;2009年
7 杨洋;生命视域下的传统道德与高校德育变革[D];西南大学;2009年
8 王明洲;新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9 朱成科;生成论哲学视阈中的现实教育“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娜;论知性德育与生活的割裂[D];吉林大学;2008年
2 张忆琳;回归生活世界的大学道德教育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万俊;论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慧敏;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D];河南大学;2003年
5 郭倩汝;幼儿园艺术教育对幼儿生活的背离与回归[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罗勤芳;回归生活世界的中学语文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7 彭红科;走向理解的道德教育[D];广州大学;2008年
8 谢美英;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与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程宪花;关于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娜娜;论回归生活世界的课堂文化研究[D];西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17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217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