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羞耻感与抑郁的中介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7 10:34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羞耻感与抑郁的中介作用研究 出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抑郁 羞耻感 应对方式


【摘要】: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对羞耻感和抑郁的中介作用,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S)、羞耻感量表(ESS)和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对4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羞耻感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0.372,P0.01);应对方式与羞耻感、抑郁呈显著相关,其中不成熟应对和混合型应对因子与羞耻感和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0.313,0.135,0.256,0.163;P0.01);成熟应对因子与羞耻感和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191,-0.272;P0.01);②回归分析表明羞耻感(β=0.372,P0.001)、应对方式(β=0.209,P0.001)对抑郁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不成熟应对方式在羞耻感与抑郁间的作用为部分中介作用(P0.001)。结论羞耻感、应对方式对抑郁有显著预测作用,高羞耻易感性可能导致不成熟应对方式的运用,使个体更易陷入抑郁。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coping style on shame and depression,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thods 457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CSS), shame sense scale (ESS) and Beck depression self rating scale (BDI). The sense of shame and depression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ed (r=0.372, P0.01); coping style and sense of shame and depression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and immature coping and mixed coping factor and the sense of shame and depress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r=0.313,0.135,0.256,0.163; P0.01); the mature factor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hame and depression (r=-0.191, -0.272; P0.01);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ense of shame (beta =0.372, P0.001) and coping style (beta =0.209, P0.001) a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depression and immature coping style in the sense of shame and depression among the role for the part of the intermediary role (P0.001). Conclusion shame and coping styles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depression. High shame can lead to the use of immature coping styles, making individuals more prone to depression.
【作者单位】: 河北省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0110003)
【分类号】:G645.5;G444
【正文快照】: 羞耻感是一种自我意识情感,被定义为“痛苦、强烈的自我聚焦”式的情感体验[1],常伴随着渺小、无用感、无力感、被暴露感和退缩行为[2]。抑郁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长期存在的抑郁会对个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研究表明,对羞耻的易感性与抑郁等心理障碍的心理病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曹亚杰;司继伟;;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1期

2 徐俊冕;Beck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应用与评价[J];心理科学;1991年04期

3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4 王玲,陈怡华;师范院校学生抑郁与社会支持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年02期

5 陈树林,郑全全;应激源、认知评价与抑郁障碍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2期

6 陈树林,郑全全;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7 钱铭怡,BerniceAndrews,朱荣春,王爱民;大学生羞耻量表的修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4期

8 汪智艳;张黎黎;高隽;钱铭怡;;中美大学生羞耻体验的异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名;叶龙;;高速铁路司机胜任素质和工作经验对安全绩效影响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李靖宇;谢晓非;葛瑜;;小事件、大影响:公平感知觉与规则驾驶行为[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唐闻捷;郭怡;王小同;陈莉;;体育锻炼与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我概念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周平艳;;国内外抑郁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3期

5 刘洋;郭玉江;;身体自尊在职业女性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模型检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李薇;龙勇;;竞争性战略联盟的结构选择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7 张云霞;袁彦;;大学生内隐羞耻感的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8 齐原;;高中生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9期

9 宋爱芬;;职业效能感在高校教师的成就目标与职业紧张间的中介效应[J];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吴水兰;杜兰英;侯俊东;;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褚荣伟;;调节作用、中介作用及其在营销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龚艳萍;俞明辉;;新产品预告策略对消费者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元旭;宋渊洋;王宇露;;企业资源、股权性质与国际化程度——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素革;卢纪华;;服务人员情绪工作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孙健敏;马玉凤;;学习型组织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林岩;陈燕;;汽车生产商的知识对供应商的延迟促进作用[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聂坪;张春锋;;市场导向、非经济资本与农村新创企业绩效[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王拓;赵曙明;;组织公平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积极情绪的调节作用[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陈远岭;张大千;施剑飞;唐文新;曹阳光;;抑郁症认知障碍的评定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韩翼;;组织承诺维度及其对角色和角色外绩效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秀菊;基于网络关系视角的专业服务企业全球市场参与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陆芳;青春期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龙晓枫;消费者规范理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邓雪;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尹珏林;企业社会责任前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向东;战略领导特征及其对企业战略选择和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许丹;我国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动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田莉;新技术企业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万益迁;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模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杨菊萍;集群企业的迁移:影响因素、方式选择与绩效表现[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靖;高师生挫折承受力与社会支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何婷婷;企业员工职业适应能力与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国;白音华煤矿技术人员职业停滞测量及治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刘维;心理氛围对企业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作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曜;社会支持对自考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雪琴;应对方式对特质焦虑与学业拖延关系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沈洁;职业心理测验在大学生职业心理适应中的效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顾晓霞;技术创新人员成就动机与心理契约的关系: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子良;;不同情景的体育锻炼减弱大学生羞耻感的实验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13期

2 宋子良;刘俊伟;;不同项目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羞耻感影响的实验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18期

3 张连云;;大学生抑郁产生的相关因素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张亭亭;康茜;张凤娇;;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年04期

5 严标宾;郑雪;张兴贵;;大学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自我控制及抑郁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1年02期

6 王倩倩;刘丹;杜宇;;父母教养方式、依恋和大学生抑郁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9期

7 周科慧;肖晶;李芙蓉;;大学生日常应激与抑郁、焦虑的关系[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李玲玉;黄锡榜;陈竞秀;;大学新生焦虑、抑郁和应对方式关系研究[J];职业圈;2007年20期

9 向焱彬;谢登;康华福;陈俊国;梁建春;;大学生的抑郁与自我调控[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1993年08期

10 张敏;;关于大学生知耻教育的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芙蓉;张大均;刘衍玲;;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抑郁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汤芙蓉;;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抑郁的相关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伍承聪;管健;;大学生校园污名心理与行为的归因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6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7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8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2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裴睿 张全能;进京当保姆 最大收获是学会忍耐[N];成都日报;2006年

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宋波;召开大学生见面座谈会[N];中国矿业报;2006年

9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10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黎琳;大学生的社会比较与情绪健康[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8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10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秋燕;大学生身体意象及其与抑郁、社交回避苦恼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2 李健芳;大学生羞耻感与成人依恋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亭亭;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梁恒豪;大学生精神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同心理健康的关系[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5 石英华;大学生羞耻应对特点及其与社交焦虑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8年

6 陈富国;大学生孤独感量表的编制及相关影响因素的中介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陈宇红;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尧菊;大学生抑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41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341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3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