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校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 出处:《高教论坛》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校课堂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媒介,多媒体教学资源具有生动形象、信息量大、形式活泼多样等优点。但目前许多高校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中普遍存在数字化程序不高、低水平重复建设、缺乏统一标准以及不注重学生的感受与参与等诸多不足;在制作的细节上,过分注重形式、随意拼凑、整体感和艺术性差等问题,导致了人力、物力资源浪费严重,而教学效果甚至不如传统的黑板粉笔。本文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较深入的总结与分析,并从管理、技术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CAI) is widely used in the classroo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edia, multimedia teaching resources have vivid image and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But at present,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ultimedia teaching resources generally exist in the digital program is not high, low level of repeated construction. Lack of unified standards and lack of attention to the feelings and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and many other deficiencies; In the details of production, too much attention to form, random patchwork, overall feeling and poor artistry and other problems, resulting in a serious waste of human and material resources. The teaching effect is not even as good as the traditional chalk.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two aspects of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江苏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院校科研基金项目“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的”(K2010204)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前言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现代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许多高校都购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建立起多媒体教室,硬件设施基本上能满足多媒体教学的要求。但国内大部分高校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上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难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硬件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郭向勇;莫民;;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与资源整合模型的建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2 马洪霞;;多媒体课件教学的问题与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7期
3 林关成;;多媒体课件评价中若干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8期
4 张捷;叶文胜;;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09期
5 颜小敏;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0期
6 崔静;袁永刚;杨廷桐;赵卫星;;多媒体课件建设的问题及措施[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王立,申建初;多媒体课件的若干问题及思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肖海慧;区域性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东梅;大学教学资源优化整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新阳;;近年我国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2 连纯华;提升多媒体教学质量之我见[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3 尹跃兵;罗永富;袁晓红;;创建多媒体课件比赛多元化评价新体系[J];光明中医;2010年05期
4 王晓娟;;浅谈如何提高高校多媒体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5期
5 李春林;;高校教育资源管理智能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6期
6 王平;;再论知识网格技术与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年06期
7 张秀芹;;成人中专卫生学课程的教学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张秀芹;;成人中专药理学教学方法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郭东林;王晓萍;于莹;徐香玲;郭长虹;;“课程整合”模式进行计算机辅助遗传学教学实践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10 陈振乾;;痕迹检验学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牟运清;多校区办学条件下兰州大学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丁瑞俊;哲学常识课中结构图表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聪;民族地区高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植青;论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观念的变革[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郑静雅;整合理念下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6 周缨;《中学综合实验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杉;基于本体的教育资源整合模型的研究与教育资源库关键技术的实现[D];内蒙古大学;2010年
8 娄立原;重庆高校校际外语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郭雪营;河北省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
10 安宁;多校区高校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J];安徽教育;2002年22期
2 王义遒;;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的“博通”与“专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卢晓东;中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4 柯文进;;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年Z1期
5 卢进南;;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6期
6 郭向勇;面向数字视频资源应用的海量存储系统建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7 高良才,于剑;高校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检索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电脑与信息技术;2004年04期
8 杨芙清,梅宏,吕建,金芝;浅论软件技术发展[J];电子学报;2002年S1期
9 陈鹏,张洪程,李明泉;综合大学中教学研究型学院本科教学和科研的互动与互进[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8期
10 刘玉梅;高校要实施教育创新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桂玲智;多校区大学教学资源整合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那书博;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彤彤;;浅谈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基本步骤[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09期
2 高秀英;;大学新生入馆教育课件制作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07期
3 刘玉霞;黄爱华;王进才;方秀新;;医学生对多媒体课件教学态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年03期
4 林岚;;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思路及制作方法[J];价值工程;2011年17期
5 王广科;;多媒体课件中获取音频素材的几种方法[J];物理教学探讨;2010年05期
6 杨世芳;王元欣;余建佳;鲁德平;;《化工原理》蒸馏部分课件的制作[J];化工高等教育;2008年01期
7 高雅斌;王宇宾;高星;;多媒体课件网络化应用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1期
8 李贞德;;试析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06期
9 周聪慧;多媒体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10 李远红;多媒体课件设计与教学问题的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世雷;王明珊;;数字化周期测量保护装置的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创建数字化生态校园的实验研究》课题组;;创建数字化生态校园的实验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3 周方;周玉风;;手术室现代化浅析[A];2009年浙江省医学工程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Nathan Pinkney;;数字化手术室内影像设备的应用和管理[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2009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应长春;;数字化造船与第一造船大国[A];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刘增东;刘传申;;螺杆冷冻机拖动电机全数字化综合保护系统简述[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6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6年
7 章士正;;建设数字化放射科-我们的初步经验[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吴月红;;信息化:期刊编辑工作的新局面[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李创华;黄红星;曾其昌;罗宗晚;邹叔骋;卢军;王琴;李凌;刘博;;数字化三维钛网在颅骨修补中的应用[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王超;孙军刚;黄祖波;康靓;彭霞;陈衍名;;热成像技术在亚健康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暨“‘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群言;从电教到网络[N];科技日报;2000年
2 张晓明;文化遗产数字化:机遇与挑战[N];中国文化报;2002年
3 鲁枢元;“数字化”风险与化险为夷[N];河南日报;2000年
4 黄文馨;倾情打造数字化社区[N];人民邮电;2005年
5 记者 秦志勇 通讯员 叶志伟;“数字化罗湖”拒绝“信息孤岛”[N];人民政协报;2003年
6 静华;联合利华开启洗衣数字化之路[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7 张雪梅;北京100家医院着手建立数字化眼科[N];医药导报;2004年
8 记者 陈向阳;全国首座数字化变电站运行良好[N];中国电力报;2006年
9 江雯;江苏数字化航道建设全面推开[N];中国交通报;2006年
10 朱勤章 记者 孟宪全;房产局构建数字化房产大网络[N];鸡西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胤;数字化之道与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常战军;HRPS数字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整合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伍家文;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易斌;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研究(1978~2008)[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延军;面向特定应用的指令集处理器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7 涂涛;汉字字源语境多媒体再现之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齐向东;整形外科面部修复的数字化及临床应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9 林明春;陀螺经纬仪数字化及自动化关键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单鸿涛;SPWM逆变电源的数字化及其并联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景佳;物理双语课件的探索与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杨艳;现代教育技术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涛;一个SIP代理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罗容华;旅游信息系统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吴克捷;多媒体课件快速开发系统[D];同济大学;2006年
6 袁静;基于Symbian OS的移动多媒体软件平台的研发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刘剑敏;区域报业与多媒体互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刘耀俊;基于网络的供电所运行培训系统[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9 田夏利;基于嵌入式信息终端的TCP/IP协议栈的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韦艳丽;多媒体艺术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59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359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