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后现代观念与主张
本文关键词: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后现代观念与主张 出处:《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西方教育管理后现代理论思潮孕育于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理念和思想中,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美国教育管理学界兴起,成为当代西方盛行的一种教育管理思潮。从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所推崇的价值观、组织观、学科观和方法观等方面,可以较为全面地揭示其与传统教育管理理论不同的观念和主张。
[Abstract]:The postmodern theory of wester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was conceived in the philosophy and thought of western postmodernism, and first rose in America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field in 1980s. From the view of values, organization, discipline and method of postmoder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theory, it has become a prevailing trend of thought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in the contemporary West. It can fully reveal its different ideas and opinions from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management theor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分类号】:G471
【正文快照】: 西方教育管理后现代理论思潮孕育于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理念和思想中,是一种批判现代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哲学思潮,对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有着强烈的冲击和影响,为西方教育管理研究界反思和反叛传统教育管理理论提供了思想基础,对于探索未来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景晓娜,刘薇,郑天坤;论教育管理中的主体间性[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杨天平;后现代思境下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J];现代教育论丛;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天雪;;也谈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2 李兰兰;论高校德育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周宪;社会理论语境中的审美现代性[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吴岩,尚静,赵树贤;从管理学后现代化看教育管理的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5 张新平,蒋和勇;教育管理学的困境与方法转型[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母小勇,薛红霞;后现代高校课程:回到人类活动的“原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7 陈何芳;;大学学术文化与大学学术生产力[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8 尤西林;;师范教育的人文性与专业-教育学双重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9 杨杏芳;;大学教学制度改革:在历史与未来之间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10 徐妍;在颠覆中建构——马正平《非构思写作学宣言》的革命性意义[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肖建华;;“读图时代”的话语方式[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汪怿;大学知识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苗素莲;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丽昀;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比较研究——兼议从表象科学观到实践科学观[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冯霞;人学视野中的人文体育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立新;人文视界中的幼儿教育课程理念[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2 姚继军;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激励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樊陈琳;学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马彬彬;中世纪晚期神哲学与近代人文主义兴起之内在关联[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杜学敏;海德格尔的艺术创造之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严开胜;学习型组织理论视野中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继良;普通高中基层弹性教研组织的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叶绪江;交往理性与学校组织范式的反思及建构[D];苏州大学;2003年
9 姚忠;当代中国政府过程行政决策伦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10 黄德平;教育集团:概况、机制与前景[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2 曾新;论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和学新;主体性教育研究:2001年的进展述评[J];教育科学;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燕;王春萍;;教育管理的后现代主义模式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06期
2 杨天平;;论后现代教育管理背景下我国教育方针的重构[J];民办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张拴云,唐智松;后现代意域:现代教育目的的转向[J];太原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郑淮;杨昌勇;;论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研究和理论的主要贡献[J];教育学报;2006年04期
5 陈晓云;;后现代课程观与我国课程实践[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卢少求;卢义忠;;后现代主义与教学改革研究述评[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王伟婉;;浅析后现代主义及其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J];丽水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李峰;;论后现代主义的德育观[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9 刘哲玲;刘奕;;浅论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02期
10 崔随庆;李长江;;比较教育身份危机之病理、表征及其消解——后现代视阈下对比较教育身份危机的解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课程与后现代主义[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苏令;“我们可以培养更多优秀女校长”[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李晓平 通讯员 李明辉;贵州部分校长教师来厦学管理[N];厦门日报;2010年
4 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靳玉乐 艾兴;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陈荟 孙振东;教育首先是本土化的[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张强;踪迹学[N];美术报;2006年
7 李 茂 编译 凯文·唐纳利 李 茂;澳大利亚:家长掀起回归基础运动[N];中国教师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李曜明;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张鹤熊;学生自治[N];温州日报;2005年
10 孙振东;歧义颇多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建河;论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春光;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欧群慧;云南省黎明市孟波镇中学多元文化教师民族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周险峰;教育文本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申卫革;后现代知识型观照下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进;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克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徐金海;领导转型:校长领导伦理的寻求与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邱琳;英国学校价值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澜涛;试论保罗·弗莱雷“对话式教学”思想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军;基于后现代语境的师生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潘新民;我国“新课改理念”的后现代主义倾向评析[D];西南大学;2007年
4 樊亚峤;儒家课程观及其现代教育价值[D];西南大学;2008年
5 赵卉;新中国教育管理理论创新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11年
6 陈卓;后现代主义对当今学校道德教育中“交往”问题的解读[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侯丽羽;当前德育:走现代思想与后现代思想的融合之路[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白冰;后现代视野下教师观的重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郭德yN;论教育本质的三种哲学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丁怡颖;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材弹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859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385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