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感表层表达探析
本文关键词:教师情感表层表达探析 出处:《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师情感表层表达是一种常见的教育现象,它是指教师抑制自己真正的感受并伪装出符合教育工作要求的情感行为。就其产生而言,基于师生交往、学生发展以及教师身份的思考是教师正性情感表层表达的主要原因;作为教育管理手段和避免真实负性情感产生则是教师负性情感表层表达的主要原因。从对学生的影响效应上看,教师负性情感表层表达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效应,而教师正性情感表层表达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效应。
[Abstract]:Teachers' affective surface expression is a common educational phenomenon. It means that teachers suppress their real feelings and disguise their affective behaviors which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educational work. As far as its production is concerned, it is based o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he reflection of teachers' identity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surface expression of teachers' positive emotions. As a means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void the emergence of real negative emotion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eachers' negative emotion surface expression. From the impact on students, teachers' negative emotion surface expression shows more positive effects. But teachers' positive affective surface expression shows more negative effects.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SJB190008) 南通大学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1W3)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在教育职场中,教师情感表达并不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比如,教师刚刚遭遇了某种挫折,内心充满悲伤,进入教室的时候却必须马上收拾情绪,向全班学生报以微笑,可是此时他心中的悲伤仍在,因而这种微笑仅仅是一种伪饰;或者,教师刚刚遇到开心的事情正乐不可支,忽然班上学生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吉林;;情境教育的独特优势及其建构[J];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衍玲;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慧;程凔;;浅析酒店人际互动中的印象管理[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刘忠;;翻转的程序与颠倒的当事人——正当程序理论的电影文本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张宇慧;;“角色空间”的建构——大学教师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高澜玲;;和谐校园建设中大学生心理和谐的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8期
5 杨丹妮;论推销人员的印象整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王次富;苗志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哈汉民族关系解读[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杨丹妮;论推销人员印象管理的内在整饰[J];商业研究;2005年11期
8 杨丹妮;论推销人员印象管理的外在整饰[J];商业研究;2005年12期
9 濮江;张玲;谢顺碧;黄微淼;吴娟;;中国情境教育实验研究述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6期
10 丁文奎;;专科师范生情境教育模式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静;唐楠楠;;校园招聘中应聘者作假行为的识别及有效控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2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丽娜;人情的社会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铁翠香;基于信任和感知价值的网络口碑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婷婷;汉代情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林锋;组织内部情绪表现探索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韩巍;新媒体背景下的政治整合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赵小云;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岩;SNS对人际传播的不良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鸿锴;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组织承诺与离职意愿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3 杨立华;俄罗斯留学生初级口语课堂情境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良琼;大学生在QQ空间中的自我表露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卿秋艳;留守妇女与外出丈夫的互动[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杨;“开国大典”的政治仪式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7 韩荭芳;我国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平;川渝地区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现状及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1年
9 雷屿;基于社会互动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张亚男;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干部角色的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万胜;张志明;姜莉;;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2 徐富明 ,朱从书;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及其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J];教学与管理;2005年07期
3 罗亚莉;刘衍玲;刘云波;;教师职业承诺状况的调查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7年06期
4 罗润生,申继亮;中学教师职业承诺的特点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6期
5 王加绵;辽宁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检测报告[J];辽宁教育;2000年09期
6 杨鲁静;徐勇;陈凯;;苏州地区520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8期
7 刘红云,孟庆茂;探索性因素分析在测验编制中局限性的模拟实验[J];心理科学;2002年02期
8 赵福冇,黄希庭;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4期
9 胡中锋,莫雷;论因素分析方法的整合[J];心理科学;2002年04期
10 张卫东,刁静,Constance J.Schick;正、负性情绪的跨文化心理测量:PANAS维度结构检验[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霞;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问卷的研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建华;;教师的情绪对中学英语课堂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2期
2 李冰融;语文教学中教师情感与教材情感的认同[J];湖南教育;2003年09期
3 李春霞;李玉春;;尊重教师是民办高校师资管理的关键[J];教育导刊;2006年07期
4 益建春;;教师,你要眼中有人[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8年12期
5 张爱明;;调整教师心态 提高幸福指数[J];内蒙古教育;2009年24期
6 董淑兰;;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之我见[J];文学教育(上);2011年04期
7 廖正峰;;谈谈教师的表情[J];人民教育;1985年02期
8 董素兰;教师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内蒙古教育;2000年02期
9 李军侠;;情感在教学中的魅力[J];新课程(教师版);2006年06期
10 赵玉英;;浅谈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情感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辉;李崇银;潘静;;南海季风槽的异常特征和原因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季风动力学论坛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杨aF;吴跃萍;;农民工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A];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C];2009年
3 朱晓虹;;我院2007-2008年药品质量问题的分析[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4 卢国良;王瑾;涂鹏;张健;葛中川;邵涛;夏昭林;;铁路职工职业伤害的病例-对照研究[A];第四届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学京;;膝关节伸位僵直的原因和预防[A];2006骨伤科疑难病症诊疗技术新进展、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邵珍;;职中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及矫正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7 戎立;;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切实保障环境安全[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金颖;张亚芳;;我院2007-2008年药品质量问题分析[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9 钟培道;;2610号客机空难事故剖析[A];2006年全国失效分析与安全生产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何灿;何文丽;;矿井热害及防治[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志鹏;春节的宗教意涵[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高邮市界首镇中心初中 王志海 陈国平;注重教师情感管理 提高学校管理水平[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3 徐爽;以教师情感激发学生情感[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人格尊严”投诉同比上升150%[N];贵阳日报;2007年
5 穆明;21世纪的和平具有了更多意涵[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王行恭(作者系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副教授);传播文化美学意涵[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7 元富期经 王永庆 元富(香港)证券上海 詹瑶 王建华;风险监管之意涵及其重要性[N];证券日报;2004年
8 勉县二中 成显军;教师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N];安康日报;2007年
9 赵英;语文教学中师生的情感流动[N];咸阳日报;2005年
10 南京市力学小学 丁巍;良言一句三冬暖[N];江苏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敏;早期斯图亚特英国贵族官员腐败原因初探[D];武汉大学;2005年
2 高晓莹;知识产权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时映梅;俄罗斯“影子经济”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4 黄贺;论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原因与解决途径[D];暨南大学;2007年
5 于在照;越南汉诗与中国古典诗歌之比较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6 司建波;虚拟组织的性质和原因[D];吉林大学;2009年
7 慈健;贿赂犯罪防控对策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花永兰;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张建光;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果实日灼原因、机理及预防[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10 金建伟;亚里士多德自然目的论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姗姗;社会转型期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向红;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成因及对策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惠梅;中学师生沟通问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金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方运战;乡镇企业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胡临春;中国民航运输业放松管制的根源及路径探析[D];中南大学;2005年
7 张雷;中国式英语分析及其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启示[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8 张洋;我国资本外逃的状况、原因及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张蔚;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及其综合预防[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周英;浅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95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395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