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希望和行为:一种教育哲学研究之品性
本文关键词:批判、希望和行为:一种教育哲学研究之品性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2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批判、希望和行为必须成为一种崇尚超越之理想、坚守爱智之信仰与探寻卓越之人性的教育哲学研究之品性。批判是一种基于对美好教育的希望而独立自由的探寻方式,它反对霸权,批判当下,并在批判与反抗中抱以希望。教育哲学研究必须能够产生一种教育希望,学会希望和认真对待现实,思寻现实教育可能的完美性,将一种有希望地理解教育的态度深入其心。作为一种希望的行为,教育哲学研究真诚寻求对话,介入实践,寻求更好的、慎重的与有思的实践,使人们看到教育及其研究自身的权能,使希望产生理性的力量。
[Abstract]:Criticism, hope and behavior must become an ideal of transcendence. Criticism is an independent and free way based on the hope of good education. It opposes hegemony and criticizes the present. Educational philosophy research must be able to produce a kind of educational hope, learn to hope and seriously treat the reality, and think about the possible perfection of reality education. As an act of hop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studies sincerely seek dialogue, intervene in practice, and seek better, prudent and thoughtful practice. Let people see the power of education and its own research, so that hope generates the power of reason.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02
【正文快照】: 今天,教育研究迅速地使自己服务于经济市场和资本运营之逻辑,“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供求关系”“、实用”等词语支配了教育研究者的世界。一种被误解了的后现代主义理论与批判社会学正使教育研究患上“权力主义”、“批判主义”、“解构主义”的贫困。流行的教育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丁恒文;;批判维度和重建维度的统一——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吴三三;朱清海;;科技异化的研究述评与展望[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陈力,陈志鑫;卢卡奇“物化”理论述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阎国忠;;从生态学到哲学与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刘名;;高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秦俊巧;;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10 刘婉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开展大班教学后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东华;;“培优辅差”的内涵及其实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2 张立华;;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选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3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龙佳解;蒋晓东;欧庭高;;论杜威的科学划界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6 张璐;;简述哈贝马斯科技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劲松;;杜威教育目的观中的民主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高迎爽;;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杜威教育思想的一种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6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芳;自然体育分类体系构建及其生态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魏红娟;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比较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王泓砚;辽宁高职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成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志军;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程;文化视域下的我国网络阅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胡斯源;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索[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愪江波;;教师专业化的困境与希望[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Z2期
2 愪江波;;教师专业化:困境与希望[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7期
3 S{江波;;教师专业化:困境与希望[J];教育导刊;2007年10期
4 徐继存;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实证主义与个体主义及其批判[J];北方论丛;2000年01期
5 车卫东;浅析过程教学对结论教学的继承与批判[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6 任俊;;儿童希望的培养——心理学意义上的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5期
7 林德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内涵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之批判[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张惠;廖其发;邵晓枫;;论女性主义对教师专业化的批判及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年12期
9 胡金木;;批判与超越:基于生命立场的道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07期
10 明铭;;“以人为本”教育实践的误区批判[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钱林晓;王一涛;;对应试教育条件下学生学习行为的模型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苏思慧;;关于学生学业评价观的思考——大脑功能研究和智力理论新进展对我们的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陈世英;作文教学书由“批判”走向“建设”[N];中华读书报;2000年
2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系 王安白;教师应当具备批判精神[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 张志祥 李满国;批判素质——21世纪教师应有的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周志平(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知识教学:教育的中心任务[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刘大椿;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创意[N];光明日报;2001年
6 段福德(河南信阳空军第一航空学院高教研究室);应加快教师角色的转换[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蒋国华;现代学校评价与面临的挑战[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梁清;批判与扬弃:教育异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姜新生;批判与建构:学校课程文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广军;符号的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孙慨玲;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质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玉萍;职业院校贫困女生心理和行为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春艳;教师语言暴力对师生关系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4 林美香;我国教育话语批判与建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谢世国;“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方明宝;隐蔽课程中的意识形态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洁;高中生学习动机内化特点及相关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06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40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