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公共教育政策舆情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4 16:21

  本文关键词:公共教育政策舆情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分析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3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教育政策 公共教育政策舆情研究 公共教育信息


【摘要】:关于教育政策问题确定的研究十分重要,因为构建公共教育政策问题是公共教育政策过程研究的逻辑起点。公共教育政策舆情研究就是研究哪些教育问题应该而且可以上升为公共教育政策问题,并通过公共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调整,增进民众普通的教育利益。公共教育政策舆情研究可以分为确定有影响力的传播教育问题的媒体、获取公共教育政策舆情信息、确定对公共教育政策舆情信息进行分析的方法、撰写并呈交公共教育政策舆情研究报告四个步骤进行,并关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原因、传播效果四个方面的问题。
[Abstract]:Research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policy issues is important. Because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education policy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public education policy process research. Public education policy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is to study which education issues should and can rise to public education policy issues. And through the formul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adjustment of public education policy, to promote the general educational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on public education policy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media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communication and education issues. Get public opinion information of public education policy, determine the analysis method of public education policy public opinion information, write and submit the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report of public education policy,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main body of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reason and effect of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880063) 2010年度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北京市基础教育政策执行研究》(项目批准号:AAA100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011.8
【正文快照】: 现代社会的信息共享十分发达。事关每个家庭的公共教育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情绪、态度等,通过信息传播,很容易在广泛的范围内家喻户晓,引起共鸣,进而造成一种社会的群体性情绪、态度。这种由公共教育问题引起的群体性情绪、态度处于怎样的状况?相关教育问题要不要上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强;当前中国社会的四个利益群体[J];学术界;2000年03期

2 张元龙;;关于“舆情”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J];浙江学刊;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汪璇;;三十年来安徽职业阶层结构的变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高钏翔;;公共政策的价值偏离和逻辑断裂:公共性衰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马奔;试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共产党党员成分变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方金友;;当代安徽社会阶级阶层的演进[J];安徽史学;2010年03期

6 汪一为;认识当前社会现象的两把钥匙——阶级分析法和阶层分析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汪璇;顾晖;;当前贫富差距对城市市民的心态影响及治理对策——一项对合肥市民的实证考察[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刘青春;;我国社会分层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周德海;;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讨论的深度解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陈世永,王华斌;合肥市中间阶层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冲;洪中发;;服务型政府理念下公共政策的制定[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2 冯希莹;;舆情概念辨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黄建明;;在社会阶层构成变化中提高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能力的路径探析[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郑丹丹;;弥散的低度不平等——对我国性别分层状况的解读[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唐艳妹;;统筹城乡发展的哲学底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张劲松;;论政府治理城市转型中突发公共事件的策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远太;;从分化到合作:当代社会建设的政治意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小平;柳林;;城市规划的社会职能——以新生代农民工居住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云珍;;当代社会结构变迁及中国共产党适应性分析[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10 汪波;;社会需求、多元博弈、公共选择与制度变迁——论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明;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芳;中国儿童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邝小军;科技工作者社会分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利平;中国公务员规模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周W

本文编号:1424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424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6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