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与不在场: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学模式变革及质量革命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1-06 04:04
"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给高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新挑战。在线教学改变了传统师生面对面课堂教学形态,开放式办学、混合式教学、泛在化学习已成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的新趋势,同时也给学校教学管理、资源建设、教学评价等带来了新考量。后疫情时代,高校将面临教育理念、教学管理、教学资源、教学范式、教学评价等全面变革,需要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提升教师在线教学的水平与能力,建立学生课程学分认定机制与学业评价制度,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时空与诉求。
【文章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35(11)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疫情下“在线教学”的制度政策
二、“在场”与“不在场”的哲学深思
(一)在场
(二)不在场
(三)教师的在场与不在场
三、教师在场与不在场的灵活形态
(一)开放式办学
(二)混合式教学
(三)泛在化学习
四、未来教育教学管理的挑战
(一)运用智能化教学管理
(二)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对学生、教师、教务人员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 邬大光,李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7)
[2]在线教学如何助力高校课堂革命?——疫情之下大规模在线教学行动的理性认知[J]. 刘振天,刘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7)
[3]“停课不停学”与在线教学发展的审思[J]. 朱益明.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0(03)
[4]停课不停学,网络教学遇到的挑战[J]. 代显华,唐海康,陈红,李佳烜,杨磊.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0(03)
[5]作为“中间人”的高校教师在场问题初探[J]. 亢明铭.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10)
[6]从“被动接受式习得”到“自适应学习”——“泛在学习”理念下教学范式的变革[J]. 夏杨燕,程晋宽. 高等理科教育. 2018(06)
[7]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新型教育模式[J]. 赵涛.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8(17)
[8]“在场”理论视角下的孔子学院文化传播方式及其价值意蕴[J]. 邓新,刘伟乾. 民族教育研究. 2017(03)
[9]“互联网+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J]. 潘懋元,陈斌. 重庆高教研究. 2017(01)
[10]“缺场”空间中的符号建构[J]. 朱逸. 学习与实践. 2015(01)
本文编号:2959897
【文章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35(11)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疫情下“在线教学”的制度政策
二、“在场”与“不在场”的哲学深思
(一)在场
(二)不在场
(三)教师的在场与不在场
三、教师在场与不在场的灵活形态
(一)开放式办学
(二)混合式教学
(三)泛在化学习
四、未来教育教学管理的挑战
(一)运用智能化教学管理
(二)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对学生、教师、教务人员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 邬大光,李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7)
[2]在线教学如何助力高校课堂革命?——疫情之下大规模在线教学行动的理性认知[J]. 刘振天,刘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7)
[3]“停课不停学”与在线教学发展的审思[J]. 朱益明.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0(03)
[4]停课不停学,网络教学遇到的挑战[J]. 代显华,唐海康,陈红,李佳烜,杨磊.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0(03)
[5]作为“中间人”的高校教师在场问题初探[J]. 亢明铭.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10)
[6]从“被动接受式习得”到“自适应学习”——“泛在学习”理念下教学范式的变革[J]. 夏杨燕,程晋宽. 高等理科教育. 2018(06)
[7]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新型教育模式[J]. 赵涛.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8(17)
[8]“在场”理论视角下的孔子学院文化传播方式及其价值意蕴[J]. 邓新,刘伟乾. 民族教育研究. 2017(03)
[9]“互联网+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J]. 潘懋元,陈斌. 重庆高教研究. 2017(01)
[10]“缺场”空间中的符号建构[J]. 朱逸. 学习与实践. 2015(01)
本文编号:2959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9598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