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日常生活中的尊严及其结构性困局
发布时间:2021-03-01 20:12
在乡村社会发展进程中,集道德原则和权利保障为一体的教师尊严逐渐消解在乡村教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6所乡村学校的调查和访谈发现,乡村教师尊严失落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文化、教育、人口的结构性困局。城乡差距在社会结构变迁中加深,唯金钱论的价值取向威胁着乡村社会为师者尊的传统,对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师道尊严构成剧烈冲击。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引发留守儿童教学管理难度加大,乡村教师肩负沉重但又琐碎的教育责任担当,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权利保障。市场化、城镇化加速了农村人口流动,但乡村女教师要扎根乡土,将不得不面对婚恋的困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失落。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为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变革提供了契机,可立足教师个体的现实境况通过权利保障、关系调整、乡村教育本土化来维护乡村社会的师道尊严。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0,41(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尊严的道德和权利基础及其在教师日常生活中的内涵
二、乡村教师日常生活中的尊严
(一)研究资料的搜集
(二)乡村教师日常的人际互动片段
1.村民眼里的教师
2.家长的“蛮横”与“放任”
3.女教师“下嫁”的无奈
三、乡村教师尊严失落的结构性困局
(一)社会结构的困局:城乡差距在社会结构性变迁中加深
(二)文化结构的困局:乡村社会价值变迁过程中“面子”的物质化
(三)教育结构的困局:乡村学校无力成为留守儿童的“庇护所”
(四)人口结构的困局:乡村教育异化为人口输出的工具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教师境况改善的策略
(一)基本权利的保障
(二)学校与社区、教师与村民的关系调整
(三)乡村教育本土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谁的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前提[J]. 贺雪峰. 探索与争鸣. 2017(12)
[2]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近十年调查结果的Meta分析[J]. 李福轮,乔凌,贺婧,陈军义,谢晴牧,赵乾龙,李爱书,李晶,郭建康,杨静.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7(05)
[3]乡土中国与转型社会——中国基层的社会结构及其变迁[J]. 赵旭东,张文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4]收入差距、社会资本与幸福感的经验研究[J]. 申云,贾晋. 公共管理学报. 2016(03)
[5]人的尊严之观念史考察——从开端到启蒙[J]. 周力,刘住洲. 中国人权评论. 2014(01)
[6]论人的尊严在我国宪法上的性质定位[J]. 李海平. 社会科学. 2012(12)
[7]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影响因素研究——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J]. 王智强,刘超. 当代经济科学. 2011(01)
[8]乡土中国的转型与后乡土性特征的形成[J]. 陆益龙. 人文杂志. 2010(05)
[9]教育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和收入的影响[J]. 王广慧,张世伟. 中国农村经济. 2008(09)
[10]作为一项权利的人的尊严[J]. 甘绍平. 哲学研究. 2008(06)
本文编号:3057972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0,41(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尊严的道德和权利基础及其在教师日常生活中的内涵
二、乡村教师日常生活中的尊严
(一)研究资料的搜集
(二)乡村教师日常的人际互动片段
1.村民眼里的教师
2.家长的“蛮横”与“放任”
3.女教师“下嫁”的无奈
三、乡村教师尊严失落的结构性困局
(一)社会结构的困局:城乡差距在社会结构性变迁中加深
(二)文化结构的困局:乡村社会价值变迁过程中“面子”的物质化
(三)教育结构的困局:乡村学校无力成为留守儿童的“庇护所”
(四)人口结构的困局:乡村教育异化为人口输出的工具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教师境况改善的策略
(一)基本权利的保障
(二)学校与社区、教师与村民的关系调整
(三)乡村教育本土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谁的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前提[J]. 贺雪峰. 探索与争鸣. 2017(12)
[2]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近十年调查结果的Meta分析[J]. 李福轮,乔凌,贺婧,陈军义,谢晴牧,赵乾龙,李爱书,李晶,郭建康,杨静.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7(05)
[3]乡土中国与转型社会——中国基层的社会结构及其变迁[J]. 赵旭东,张文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4]收入差距、社会资本与幸福感的经验研究[J]. 申云,贾晋. 公共管理学报. 2016(03)
[5]人的尊严之观念史考察——从开端到启蒙[J]. 周力,刘住洲. 中国人权评论. 2014(01)
[6]论人的尊严在我国宪法上的性质定位[J]. 李海平. 社会科学. 2012(12)
[7]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影响因素研究——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J]. 王智强,刘超. 当代经济科学. 2011(01)
[8]乡土中国的转型与后乡土性特征的形成[J]. 陆益龙. 人文杂志. 2010(05)
[9]教育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和收入的影响[J]. 王广慧,张世伟. 中国农村经济. 2008(09)
[10]作为一项权利的人的尊严[J]. 甘绍平. 哲学研究. 2008(06)
本文编号:3057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0579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