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某中学初中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现状
发布时间:2021-03-25 07:57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体选取苏南某市区公办初中有效被试566名流动儿童(其中男生296名,女生270名)与有效被试458名城市户籍初中生(其中男生232名,女生226名),采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调查法等开展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调查。结果:(1)初中流动儿童学习自主、人际友好、社会活力显著差于城市户籍儿童(t=-2.59,-2.30,-2.25;P<0.05),但生活独立显著优于城市户籍儿童(t=3.68,P<0.01);(2)初中流动儿童女生的社会适应水平显著高于男生(t=-2.47,P<0.05)。流动儿童中独生子女的学习自主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t=2.38,P<0.05);(3)初一年级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显著优于初二或初三(F=16.19,ηp2=0.05,P<0.001)。结论:初中流动儿童学习自主、人际友好、社会活力显著差于城市户籍儿童,但生活独立显著优于城市户籍儿童,初中流动儿童男生的社会适应水平显著低于男生,初二或初三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显著差于初一年级。
【文章来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28(1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2.2 流动儿童与城市户籍儿童社会适应差异比较
2.3 不同性别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差异比较
2.4 流动儿童是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差异比较
2.5 不同年级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差异比较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流动儿童的自尊发展及其群体差异探究——基于对北京市3500名8—14岁流动儿童的调查[J]. 杨芷英,韩小娟.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18(04)
[2]流动儿童自尊、健康心理资本和社会文化适应特点及其相关性[J]. 杨明. 中国健康教育. 2018(07)
[3]澳大利亚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与实现途径[J]. 谢超香,刘玲. 民族教育研究. 2018(02)
[4]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适应:社会认同与他人接纳感的影响——基于杭州市的调查与分析[J]. 张敏,韩楠楠. 教育研究. 2018(02)
[5]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基于江苏省9656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实证研究[J]. 万增奎.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3)
[6]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调查[J]. 高永金,张瑜,傅纳.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9)
[7]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甘肃省部分地区的调查为例[J]. 王光荣,骆洪福,吴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06)
[8]东莞市流动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 姚凯,杨圭芝.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16(04)
[9]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对城市适应影响的内在机制:社会认同的中介作用[J]. 王中会. 中国特殊教育. 2016(02)
[10]广州市11~14岁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 裴永光,刘可,卜秀青,王筠,叶启蒙,林惜君.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6(03)
硕士论文
[1]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 胡韬.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99348
【文章来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28(1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2.2 流动儿童与城市户籍儿童社会适应差异比较
2.3 不同性别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差异比较
2.4 流动儿童是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差异比较
2.5 不同年级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差异比较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流动儿童的自尊发展及其群体差异探究——基于对北京市3500名8—14岁流动儿童的调查[J]. 杨芷英,韩小娟.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18(04)
[2]流动儿童自尊、健康心理资本和社会文化适应特点及其相关性[J]. 杨明. 中国健康教育. 2018(07)
[3]澳大利亚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与实现途径[J]. 谢超香,刘玲. 民族教育研究. 2018(02)
[4]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适应:社会认同与他人接纳感的影响——基于杭州市的调查与分析[J]. 张敏,韩楠楠. 教育研究. 2018(02)
[5]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基于江苏省9656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实证研究[J]. 万增奎.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3)
[6]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调查[J]. 高永金,张瑜,傅纳.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9)
[7]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甘肃省部分地区的调查为例[J]. 王光荣,骆洪福,吴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06)
[8]东莞市流动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 姚凯,杨圭芝.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16(04)
[9]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对城市适应影响的内在机制:社会认同的中介作用[J]. 王中会. 中国特殊教育. 2016(02)
[10]广州市11~14岁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 裴永光,刘可,卜秀青,王筠,叶启蒙,林惜君.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6(03)
硕士论文
[1]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 胡韬.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99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0993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