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直线演进或簇群发展:资历认证制度建构与中国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1-03-31 17:57
  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是当今一种潮流,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资历认证制度的建构可以完全地移植、嫁接到资历框架的演进路径之上。资历认证制度的理想类型分析显示,资历认证制度呈簇群分布而非简单的直线演进,真实性认证、文凭等级对应认证和学分转换认证是当前资历认证世界的三种主要模式。欧洲资历框架作为文凭等级对应认证的范本在世界范围内持续产生强大而广泛的示范效应,美国提供了以课程标准化、学分绩点管理为基础的学分转换认证的样板,而中国的真实性资历认证的制度解释嵌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结构之中。由此,解构资历认证制度的三个世界,建构其核心要素与技术基石,为中国特色资历认证制度建设提供思路借鉴与路径参考。 

【文章来源】:高教探索.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资历认证的理想类型分析
    (一)资历认证终端输出文本的典型模板
    (二)国家资历认证的三个世界
三、资历认证认可制度建构的路径依赖
    (一)元认证是资历认证制度建构的技术和制度基石
    (二)资历认证制度建构路径寓于社会结构之中
四、中国特色资历认证制度的建构
    (一)加强顶层设计,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的资历认证制度
    (二)继续深化改革,夯实资历认证的技术与制度基础
    (三)加大投入力度,扎实推进资历认证报告的内涵更新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标准化的目标取向与条件取向——英国教育标准对我国教育装备工作的启示[J]. 艾伦,潘登宇,张鹏.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22)
[2]国家资历框架的理念与实践——访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立生[J]. 张男星,罗建平.  大学(研究版). 2016(09)
[3]美国高校之间的转学机制与学分认证研究[J]. 王海东,刘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01)
[4]从资格框架看我国“学分银行”制度中学习成果框架的建立[J]. 卢玉梅,王延华,孙静怡.  中国远程教育. 2013(11)
[5]美国高等教育认证机构的自律与他律分析[J]. 彭江.  高等教育研究. 2012(11)
[6]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基于法团主义和市民社会视角的比较个案研究[J]. 范明林.  社会学研究. 2010(03)
[7]英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形成[J]. 李明华.  复旦教育论坛. 2009(02)
[8]美国基础教育标准化运动分析[J]. 亚瑟·K.埃利斯,张文军.  教育发展研究. 2008(02)
[9]美国90年代以来的教育标准化运动述评[J]. 张会兰.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02)
[10]促进大学师生跨国交流与合作的地区性平台——欧共体“伊拉斯莫计划”案例研究[J]. 汪利兵,阚阅.  教育发展研究. 2004(10)



本文编号:3111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111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a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