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正念特征及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1 06:43
“正念”这一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宗,后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巴金引入到心理治疗中。“正念”这一概念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并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与接受,逐渐成为积极心理学中一个新的流派。由于学界对“正念”这一概念并没有统一确切的界定,因此产生了版本众多的正念量表。我们采用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由Brown和Ryan所编制的知觉正念量表(The 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以下简称MMAS)。该量表对正念的定义为:注意和意识到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而将全部注意力关注在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将全部注意力关注在当下已经包含接纳的态度。考虑到文化差异问题,西方学者编制的知觉注意正念量表并不能直接用于我国中学生的正念测量,因此对量表进行修订非常必要。同时有研究表明正念与共情、亲社会行为之间紧密相关。为有效测量和提高中学生的正念水平,共设计三个研究。研究一为正念量表的修订研究:首先将英文原版的知觉正念量表(MAAS)翻译为中文,并检验中文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二为测验中学生正念水平研究:使用修订后的中文(MAAS)正念量表,对重庆地区60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测量中学生的正念水平。...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正念
2.1.1 正念定义
2.1.2 正念治疗的发展史
2.1.3 正念的主要方法
2.1.4 正念治疗的理论基础
2.1.5 正念治疗的神经生理机制
2.2 正念的测量工具
2.2.1 正念量表
2.2.2 抑郁量表
2.2.3 自尊量表
2.3 正念量表修订
2.4 亲社会行为
2.4.1 亲社会行为定义
2.4.2 亲社会行为测量
2.5 共情
2.5.1 共情定义
2.5.2 共情测量
2.6 正念与亲社会行及共情的关系
3 问题提出
3.1 以往研究不足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意义
4 研究一 正念量表修订
4.1 研究目的
4.2 被试
4.3 研究工具
4.4 信度检验
4.5 项目区分度
4.6 结构效度
4.6.1 探索性因素分析
4.6.2 验证性因素分析
4.7 校标效度
4.8 结果与讨论
5 研究二 中学生正念特征
5.1 研究目的
5.2 被试
5.3 研究工具
5.4 中学生正念水平总体状况
5.5 中学生正念水平性别差异
5.6 中学生正念水平年级差异
5.7 共情在正念与亲社会行为的中介效应
5.8 结果与讨论
6 研究三 正念训练对中学生正念水平提升
6.1 研究目的
6.2 实验设计
6.3 数据结果
6.4 结论与讨论
7 研究结果与讨论
7.1 研究结果
7.2 研究不足
8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问卷样本
附录B:英文原版知觉正念量表(The 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情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元分析[J]. 丁凤琴,陆朝晖. 心理科学进展. 2016(08)
[2]简版中文五维度正念问卷在大学生和运动员群体中的结构效度检验[J]. 钟伯光,张春青,姒刚彦,刘靖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6(01)
[3]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5)
[4]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 段泉泉,胜利.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09)
[5]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J]. 陈思佚,崔红,周仁来,贾艳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2)
[6]正念疗法的兴起、发展与前景[J]. 于璐,熊韦锐. 学理论. 2011(12)
[7]西方心理学对禅定的功效研究[J]. 熊韦锐,于璐. 心理科学进展. 2010(05)
[8]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的修订[J]. 寇彧,洪慧芳,谭晨,李磊.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01)
博士论文
[1]正念疗法的人性论迷失与复归[D]. 熊韦锐.吉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初中生亲子关系、感戴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 赵容.河南大学 2013
[2]大学生移情问卷的编制及其与感戴的关系研究[D]. 赵会青.河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51268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正念
2.1.1 正念定义
2.1.2 正念治疗的发展史
2.1.3 正念的主要方法
2.1.4 正念治疗的理论基础
2.1.5 正念治疗的神经生理机制
2.2 正念的测量工具
2.2.1 正念量表
2.2.2 抑郁量表
2.2.3 自尊量表
2.3 正念量表修订
2.4 亲社会行为
2.4.1 亲社会行为定义
2.4.2 亲社会行为测量
2.5 共情
2.5.1 共情定义
2.5.2 共情测量
2.6 正念与亲社会行及共情的关系
3 问题提出
3.1 以往研究不足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意义
4 研究一 正念量表修订
4.1 研究目的
4.2 被试
4.3 研究工具
4.4 信度检验
4.5 项目区分度
4.6 结构效度
4.6.1 探索性因素分析
4.6.2 验证性因素分析
4.7 校标效度
4.8 结果与讨论
5 研究二 中学生正念特征
5.1 研究目的
5.2 被试
5.3 研究工具
5.4 中学生正念水平总体状况
5.5 中学生正念水平性别差异
5.6 中学生正念水平年级差异
5.7 共情在正念与亲社会行为的中介效应
5.8 结果与讨论
6 研究三 正念训练对中学生正念水平提升
6.1 研究目的
6.2 实验设计
6.3 数据结果
6.4 结论与讨论
7 研究结果与讨论
7.1 研究结果
7.2 研究不足
8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问卷样本
附录B:英文原版知觉正念量表(The 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情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元分析[J]. 丁凤琴,陆朝晖. 心理科学进展. 2016(08)
[2]简版中文五维度正念问卷在大学生和运动员群体中的结构效度检验[J]. 钟伯光,张春青,姒刚彦,刘靖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6(01)
[3]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5)
[4]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 段泉泉,胜利.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09)
[5]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J]. 陈思佚,崔红,周仁来,贾艳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2)
[6]正念疗法的兴起、发展与前景[J]. 于璐,熊韦锐. 学理论. 2011(12)
[7]西方心理学对禅定的功效研究[J]. 熊韦锐,于璐. 心理科学进展. 2010(05)
[8]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的修订[J]. 寇彧,洪慧芳,谭晨,李磊.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01)
博士论文
[1]正念疗法的人性论迷失与复归[D]. 熊韦锐.吉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初中生亲子关系、感戴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 赵容.河南大学 2013
[2]大学生移情问卷的编制及其与感戴的关系研究[D]. 赵会青.河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51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1512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