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义务教育中择校现象越发严重,一部分农村初中学生转入城市去上学,随之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方面,这些学生转入城市学习后,他们的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比较低;另一方面他们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也不太理想。如何提高初中生,尤其是农村转入城市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成为很多业内研究人士非常关注的话题。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在学校当中体验到被尊重,被认同的感觉,是学生在学校结构中重要程度的一种感受;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完成某一行为之前,一般要做一推测与判断,估计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完成某一行为之前,一般要做一推测与判断,估计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人际关系是人们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关系,它是人们社会交往的基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所不可缺少的。 本篇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和探讨初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学习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这三个变量各自的现实情况、所受影响因素以及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目的是在对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怎样正确教育和引导初中学生正确处理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在研究以上问题时,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共四所初中的352名中学生,通过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1,我国初中学生对自己所属的中学基本满意。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在性别方面不存在差异;城镇学生学校归属感要高于农村的学生;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在父母教养方式方面没有差异;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在年龄、年级上存在极其显著地差异,年龄越大,年级越高,归属感越强;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在是否独生子女、性格类型上不存在差异。 2.城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普遍高于农村学生;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性格类型方面不存在差异;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年龄、年级方面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年龄越大,年级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家庭教养方式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作用,按照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冷漠型顺序依次降低。 3.城镇学生人际关系好于农村转入城市中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各维度在年龄、年级、生源地、父母教养方式方面存在差异;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性格类型方面不存在差异。 4.字校归属感对目我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对人际关系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学校归属感对人际关系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 学校归属感 自我效能感 人际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2
- 1 文献综述12-21
- 1.1 学校归属感研究综述12-14
- 1.1.1 归属与学校归属感12
- 1.1.2 国外学校归属感研究综述12-13
- 1.1.3 国内学校归属感研究13-14
- 1.2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14-16
- 1.2.1 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提出与扩展14
- 1.2.2 自我效能感作用14
- 1.2.3 自我效能感在国内的研究14-15
- 1.2.4 自我效能感的培养15-16
- 1.3 初中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16-19
- 1.3.1 人际关系概念的界定16
- 1.3.2 中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性16-17
- 1.3.3 中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17-19
- 1.4 初中学生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和人际交往的综合研究19-21
- 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假设21-23
- 2.1 问题的提出21
- 2.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21-22
- 2.3 研究假设22
- 2.4 本研究的重要意义22-23
- 2.4.1 理论意义22
- 2.4.2 实践意义22-23
- 3 研究方法23-26
- 3.1 研究对象23-24
- 3.2 研究工具24
- 3.2.1 学校归属感量表(PSSM中文版)24
- 3.2.2 自我效能感量表24
- 3.2.3 人际关系量表24
- 3.3 研究程序24-25
- 3.4 数据统计方法25-26
- 4 研究结果26-44
- 4.1 对初中生学校归属感的研究分析26-28
- 4.1.1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的年龄差异分析26-27
- 4.1.2 初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在性别方面的差异27
- 4.1.3 初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在年级上的差异27
- 4.1.4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27-28
- 4.1.5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在生源地户口方面的差异28
- 4.1.6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在父母教养方式方面的差异28
- 4.1.7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那在性格类型方面的差异28
- 4.2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28-32
- 4.2.1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分析28-29
- 4.2.2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年龄方面的差异29-30
- 4.2.3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年级方面的差异30
- 4.2.4 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30
- 4.2.5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生源地户口方面的差异30-31
- 4.2.6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教养方式方面的差异31
- 4.2.7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性格类型上的差异31-32
- 4.3 初中生人际关系研究结果32-41
- 4.3.1 初中生人际关系的性别差异状况32
- 4.3.2 初中生人际关系在年龄方面的差异32-36
- 4.3.3 初中生人际关系在年级方面的差异36-38
- 4.3.4 初中生人际关系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38
- 4.3.5 初中生人际关系在生源地户口方面的差异38-39
- 4.3.6 初中生人际关系在父母教养方式方面的差异39-41
- 4.3.7 初中生人际关系在性格类型方面的差异41
- 4.4 初中学生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41-42
- 4.4.1 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41-42
- 4.5 初中学生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的回归分析42-44
- 4.5.1 初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对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42
- 4.5.2 初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对人际关系的回归分析42
- 4.5.3 初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对人际关系的回归分析42-43
- 4.5.4 初中学生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对人际关系的回归分析43-44
- 5 综合讨论44-47
- 5.1 初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分析与讨论44
- 5.2 初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分析与讨论44-45
- 5.3 针对初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分析与讨论45-46
- 5.4 针对初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的分析和讨论46-47
- 6 结论47-48
- 7 思考与建议48-50
- 8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50-51
- 参考文献51-53
- 附录53-57
- 后记(含致谢)57-5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洁义;;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现状研究——以H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0年04期
2 孔令艳;姜小燕;纪春磊;;中学生社会支持和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3 包克冰;李卉;徐琴美;;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4 石云平;赵小希;;对艺术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与分析[J];价值工程;2011年33期
5 李蓉蓉;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11期
6 夏迎春;;如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年03期
7 胡象岭;高光珍;王杰;王艳霞;;高中学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研究[J];物理教师;2006年12期
8 李蓉蓉,韩向明;大学生人际关系取向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9 庞海波;;初中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5期
10 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史小红;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邹晓丹;流动初中生学校归属感、自我概念与其教育复原力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3 徐坤英;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郭光胜;小学生家庭人际关系与学校归属感关系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18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