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新中国劳动教育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7-04-27 07:17

  本文关键词:新中国劳动教育思想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了新中国劳动教育思想的时代转换问题。首先,本文将建国以来的教育历史划分为三个大的时段,即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和改革开放之后。在分析三个时代具有代表性教育著作即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刘佛年主编的《教育学》和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编的《教育学》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三个时代的教育所要培养的劳动观分别为共产主义劳动观、无产阶级劳动观和劳动技术观。其次,本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劳动教育及其社会背景进行了探讨,揭示了教育中劳动内涵的历史演变过程。最后,本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劳动内涵进行了比较,认为劳动具有生活预备的基本教育价值和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终极教育价值,但其教育价值的体现受制于甚至决定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本研究对于当前劳动教育的定位,对于教育为何对劳动有意无意地回避,对于技术教育能否取代劳动教育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关键词】:劳动 教育 劳动教育 劳动观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0-015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目录7-9
  • 绪论9-17
  • 一选题缘由9-11
  • 二、研究现状11-14
  • 三、研究意义与方法14-17
  • 第一章 理论基础17-33
  • 第一节 劳动界说17-21
  • 一 “劳动”词源探究17-18
  • 二 劳动、生产、生产劳动之辨18-21
  • 第二节 劳动之教育思想史考察21-26
  • 一 西方教育思想史的劳动21-24
  • 二 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劳动24-26
  • 第三节 教育与劳动相关理论问题分析26-33
  • 一 教育与生产劳动26-27
  • 二 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27-29
  • 三 本文“劳动”概念及其相关概念界定29-33
  • 第二章 五十年代:劳动的道德之维33-43
  • 第一节 凯洛夫主编《教育学》:共产主义劳动观33-38
  • 一 劳动地位:教育始于劳动又归于劳动34-35
  • 二 劳动意义:造就社会层面下全面发展的人的必要内容35-36
  • 三 劳动构成:劳动知识技能和劳动态度36-38
  • 四 劳动实质:共产主义道德性活动38
  • 第二节 劳动——思想改造和道德养成38-43
  • 一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生产建设活动和思想改造活动39-40
  • 二 过渡时期:体力劳动式的道德养成活动40-43
  • 第三章 六、七十年代:劳动的政治之维43-51
  • 第一节 刘佛年主编《教育学》:无产阶级劳动观43-47
  • 一 劳动地位:普遍劳动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必然要求44-45
  • 二 劳动意义:劳动是造就政治需求下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45-46
  • 三 劳动构成: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46
  • 四 劳动实质:无产阶级的思想教育活动46-47
  • 第二节 劳动——政治思想教育和阶级斗争再教育47-51
  • 一 文革前:政治思想教育活动47-48
  • 二 文革十年:简单劳动式的阶级斗争方面的再教育活动48-50
  • 三 拨乱反正时期:政治思想品德塑造活动50-51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之后:劳动的经济之维51-61
  • 第一节 南师大主编《教育学》:劳动技术观51-56
  • 一 劳动地位:劳动既成就教育的“知行合一”又向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51-52
  • 二 劳动意义:劳动是个体层面下人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所在52-53
  • 三 劳动技术构成:生产技术为主的现代化生产53-55
  • 四 劳动技术实质:劳动的思想教育性和技术的经济性活动55-56
  • 第二节 劳动技术——思想教育和技术素质的养成56-61
  • 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现代化要求下的道德教育和技术学习活动56-57
  • 二 新世纪初的改革57-61
  • 第五章 余论61-67
  • 一 劳动内涵的历史演变61-62
  • 二 劳动教育之我见62-64
  • 三 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64-67
  • 参考文献67-71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71-73
  • 致谢73-75
  • 个人简历75-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元晖;中国教育学七十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05期

2 张斌贤;李子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进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3 王建铨;劳动概念新探[J];长白学刊;1986年06期

4 刘旭东;;从知识的教育学到实践的教育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5 张铁明;教育学理论发展的第六次历史性突破及其展望[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6 周谷平,徐立清;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张斌贤;从“学科体系时代”到“问题取向时代”——试论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J];教育科学;1997年01期

8 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上)[J];教育研究;1998年12期

9 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中)[J];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10 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下)[J];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新中国劳动教育思想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0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30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3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