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交焦虑障碍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1 15:32
目的:本研究运用质的研究方法来系统的探讨总结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形成过程的相关因素,为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早期预防、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提供帮助,为高校心理工作者对社交焦虑大学生来访者有明确的资料收集方向、有针对性的制定治疗干预计划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江苏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社交焦虑来访者和入学心理测评中的焦虑项目高分学生中选取被试,再通过笔者所用的适合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量表测试,最终选取5名高分来访者作为访谈被试并给予后续的咨询辅导。主要运用深度访谈法,以半结构化的访谈大纲进行资料的收集记录整理,并以扎根理论所要求的资料分析方式形成编码类别,以进行分析性研究归纳。结论:大学生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4个大维度:1.生理遗传因素:父母的焦虑性格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或遗传到社交焦虑障碍患者身上,有行为抑制的父母更容易养育出有行为抑制的子女;母亲妊娠期使用药物或分娩时不顺利的情况也会很大程度上加大孩子患社交焦虑的几率;个体成长中身患疾病或经历身体创伤对焦虑情绪的产生也有影响。2.家庭因素:父母过于极端的教养方式,如过度保护或溺爱、冷淡或苛责、甚至精神躯...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社交焦虑障碍的发展现状
2.1 焦虑
2.2 社交焦虑
2.2.1 概念界定
2.2.2 分类
2.2.3 共病
2.3 社交焦虑的成因研究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访谈对象
3.2 研究程序
3.3 研究工具
3.4 资料分析
3.5 资料分析的信效度
第4章 资料分析结果
4.1 A受访者访谈资料分析结果
4.2 B受访者的资料分析结果
4.3 C受访者旳资料分析结果
4.4 D受访者的资料分析结果
4.5 E受访者的资料分析结果
第5章 讨论
5.1 生理遗传因素
5.2 家庭因素
5.3 社会因素
5.4 心理因素
第6章 结论
6.1 生理遗传因素
6.2 家庭因素
6.3 社会因素
6.4 心理因素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弗洛伊德焦虑理论述评[J]. 刘海宁.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9(01)
[2]社交焦虑障碍发展成因探讨(综述)[J]. 刘东台,李小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05)
[3]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成人依恋类型与社交焦虑障碍人格特征关系[J]. 吴薇莉,刘协和. 中国临床康复. 2006(14)
[4]大学生压力感与焦虑及抑郁和社会支持的关系[J]. 林梅,余红,杜宁. 中国临床康复. 2005(24)
[5]对青少年社交焦虑个体的深度访谈[J]. 李波,马长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6]大学生社交焦虑易感性的回归分析[J]. 李波,钟杰,钱铭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02)
[7]大学新生焦虑及社交焦虑测查分析[J]. 朱孔香,吕锋,路宝凤. 中国民康医学. 2003(01)
[8]认识社交焦虑障碍[J]. 季建林.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2(02)
[9]社交焦虑障碍的认识与治疗现状[J]. 赵靖平,陈晓岗.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0(04)
[10]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接纳的关系[J]. 高文凤,丛中.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0(03)
硕士论文
[1]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研究[D]. 栗文敏.山西大学 2007
[2]大学生社交效能感的评估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 周文莉.苏州大学 2005
[3]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团体干预的实验研究[D]. 彭纯子.湖南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313723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社交焦虑障碍的发展现状
2.1 焦虑
2.2 社交焦虑
2.2.1 概念界定
2.2.2 分类
2.2.3 共病
2.3 社交焦虑的成因研究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访谈对象
3.2 研究程序
3.3 研究工具
3.4 资料分析
3.5 资料分析的信效度
第4章 资料分析结果
4.1 A受访者访谈资料分析结果
4.2 B受访者的资料分析结果
4.3 C受访者旳资料分析结果
4.4 D受访者的资料分析结果
4.5 E受访者的资料分析结果
第5章 讨论
5.1 生理遗传因素
5.2 家庭因素
5.3 社会因素
5.4 心理因素
第6章 结论
6.1 生理遗传因素
6.2 家庭因素
6.3 社会因素
6.4 心理因素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弗洛伊德焦虑理论述评[J]. 刘海宁.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9(01)
[2]社交焦虑障碍发展成因探讨(综述)[J]. 刘东台,李小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05)
[3]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成人依恋类型与社交焦虑障碍人格特征关系[J]. 吴薇莉,刘协和. 中国临床康复. 2006(14)
[4]大学生压力感与焦虑及抑郁和社会支持的关系[J]. 林梅,余红,杜宁. 中国临床康复. 2005(24)
[5]对青少年社交焦虑个体的深度访谈[J]. 李波,马长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6]大学生社交焦虑易感性的回归分析[J]. 李波,钟杰,钱铭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02)
[7]大学新生焦虑及社交焦虑测查分析[J]. 朱孔香,吕锋,路宝凤. 中国民康医学. 2003(01)
[8]认识社交焦虑障碍[J]. 季建林.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2(02)
[9]社交焦虑障碍的认识与治疗现状[J]. 赵靖平,陈晓岗.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0(04)
[10]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接纳的关系[J]. 高文凤,丛中.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0(03)
硕士论文
[1]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研究[D]. 栗文敏.山西大学 2007
[2]大学生社交效能感的评估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 周文莉.苏州大学 2005
[3]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团体干预的实验研究[D]. 彭纯子.湖南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313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3137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