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自恋人格与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自恋人格与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学界对大学生攻击性的研究颇为关注。尤其是内隐攻击性的提出,更是掀起国内新一轮的攻击性研究热潮。而众所周知,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其教养方式必然会影响到子女的健康成长;同样,国外有研究也发现,自恋人格作为一种个性特征变量能显著的预测个体的攻击性。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究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恋人格以及攻击性的一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自恋人格对大学生外显、内隐攻击性的影响作用,以期为大学生攻击性研究,乃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的理论与实践支持。 具体而言,本研究采用蒋奖、许燕等(2009)修订的中文版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郑涌和黄黎(2005)编制的自恋人格问卷,Buss和Perry(1992)编制的攻击性量表和内隐攻击性IAT测验,分别以360名和180名大学生为调查和实验研究对象,研究发现: (1)不同性别、年级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外显攻击性及其部分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在身体攻击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外显攻击性及言语攻击上,大二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四学生;在身体攻击和愤怒两个维度上,独生子女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此外,内隐IAT实验也证明,大学生普遍具有内隐攻击性倾向。 (2)不同性别、年级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部分纬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在父亲拒绝和父亲过度保护维度上,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父亲情感温暖维度上,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母亲情感温暖维度上,大一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在母亲过度保护维度上,城市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 (3)不同性别、生源地的大学生在显、隐性自恋及其部分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在显、隐性自我钦羡两个维度上,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显性自恋总体、显性权欲,显、隐性特权感,隐性自恋总体和隐性易感质上,男生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在显性优越感、显、隐性自我钦羡三个维度上,城市大学生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 (4)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外显攻击性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具体表现为,父母过度保护、父亲拒绝和母亲拒绝三者均对外显攻击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共同解释了外显攻击性15.2%的变异量。 (5)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恋人格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具体表现为,母亲过度保护、母亲情感温暖和父亲拒绝三者均对显性自恋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共同解释了显性自恋8.5%的变异量;母亲过度保护和父亲拒绝两者均对隐性自恋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共同解释了隐性自恋12.8%的变异量。 (6)大学生自恋人格对其外显攻击性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具体表现为,隐性自恋总体和显性自我钦羡两者共同解释了显性自恋30.3.%的变异量;其中,隐性自恋对外显攻击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显性自我钦羡对外显攻击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7)自恋人格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外显攻击性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父母教养方式可以直接预测外显攻击性,也可以通过自恋人格间接预测外显攻击性。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 自恋人格 攻击性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2
- 1 文献综述12-35
- 1.1 攻击性研究12-23
- 1.1.1 攻击性与攻击行为的界定12-13
- 1.1.2 攻击性的分类13-14
- 1.1.3 攻击性形成的心理机制14-18
- 1.1.4 攻击性的评估与测量18-23
- 1.2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23-26
- 1.2.1 父母教养方式的界定23
- 1.2.2 父母教养方式的维度和类型23-25
- 1.2.3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工具25-26
- 1.3 自恋人格研究26-30
- 1.3.1 自恋人格的界定27-28
- 1.3.2 自恋的结构28-29
- 1.3.3 自恋的测量29-30
- 1.4 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性关系的相关研究30-32
- 1.4.1 国外对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性关系的研究30-31
- 1.4.2 国内对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性关系的研究31-32
- 1.5 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恋人格关系的相关研究32-33
- 1.5.1 国外对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恋人格关系的研究32
- 1.5.2 国内对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恋人格关系的研究32-33
- 1.6 自恋与攻击性关系的相关研究33-35
- 1.6.1 国外对自恋与攻击性关系的研究33-34
- 1.6.2 国内对自恋与攻击性关系的研究34-35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35-38
- 2.1 问题提出35
- 2.2 研究意义35-37
- 2.2.1 理论意义35-36
- 2.2.2 现实意义36-37
- 2.3 研究目的37
- 2.4 总体研究假设37-38
- 3 研究方法38-43
- 3.1 研究对象38-39
- 3.2 研究工具39-41
- 3.2.1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C)39
- 3.2.2 自恋人格问卷39
- 3.2.3 攻击性问卷39-40
- 3.2.4 内隐攻击性IAT测验40-41
- 3.3 施测方法41-42
- 3.4 数据处理42-43
- 4 研究结果43-60
- 4.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恋人格与攻击性的特点研究43-48
- 4.1.1 大学生攻击性的特点研究43-45
- 4.1.2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研究45-47
- 4.1.3 大学生自恋人格的特点研究47-48
- 4.2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恋人格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48-53
- 4.2.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48-50
- 4.2.2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恋人格的关系研究50-51
- 4.2.3 大学生自恋人格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51-53
- 4.3 自恋人格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外显攻击性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53-60
- 4.3.1 显性自恋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外显攻击性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53-56
- 4.3.2 隐性自恋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外显攻击性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56-60
- 5 讨论与建议60-70
- 5.1 大学生攻击性、父母教养方式及自恋人格的特点分析60-64
- 5.1.1 大学生攻击性的特点分析60-61
- 5.1.2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分析61-63
- 5.1.3 大学生自恋人格的特点分析63-64
- 5.2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恋人格与攻击性的关系分析64-67
- 5.2.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性的关系分析64-65
- 5.2.2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恋人格的关系分析65-66
- 5.2.3 大学生自恋人格与攻击性的关系分析66-67
- 5.3 大学生自恋人格对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性的中介作用分析67
- 5.4 教育启示与建议67-70
- 5.4.1 优化父母教养方式促进个体健康成长67-68
- 5.4.2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建立、健全心理干预机制,引导大学生合理行为68
- 5.4.3 客观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塑造健康人格68-70
- 6 总结与展望70-72
- 6.1 研究结论70-71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71-72
- 参考文献72-77
- 附录77-83
- 致谢83-84
- 作者简介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修芹;洪何露;张燕;;大学生自恋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6年05期
2 康园园;;内隐攻击性的研究综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常璞;;竞赛情境启动对运动员攻击性性别差异的内隐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石晶,贾小鹏;论中国古代文人的自恋心理[J];唐山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姚玉华;陈道ng;周峰;刘庆元;;父母教养方式与社区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9期
6 蒋奖;鲁峥嵘;蒋傼菁;许燕;;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01期
7 戴春林,杨治良,吴明证;内隐攻击性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8 郑涌,黄藜;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自恋人格的心理学探析[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9 陈欣;杜建政;;父母教养方式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4期
10 周颖;刘俊升;杨海波;;阈下攻击启动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文;高中生学习倦怠与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控制源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蕊;状态自恋与攻击行为关系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笑;自恋人格、自我宽恕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4 江雅;隐性与显性自恋者在同伴拒绝下的攻击行为差异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徐德淼;大学生内隐攻击性表现方式的性别差异实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婵媚;不同攻击情境下内隐攻击性特征的实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孙慧;个体自尊水平与攻击行为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何朝峰;高中生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攻击性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8年
9 宋欣春;自尊稳定性对外显以及内隐攻击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晓燕;大学生自恋人格对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自恋人格与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5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35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