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强化敏感性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强化敏感性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目的:已有的调查数据显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社交焦虑都是大学生中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之一,必须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了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心理学和教育学者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本研究考察了大学生强化敏感性、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建立并检验了强化敏感性、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路径模型。 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对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强化敏感性、应对方式、社交焦虑以及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假设;2.行为测量法。以Powell等人设计的卡片整理奖赏反应客观测验以及Newman等人设计的Q-任务测验分别测量个体的奖励敏感性与惩罚敏感性,验证行为激活系统/行为抑制系统量表的有效性。3.问卷调查法。用Carver和White编制的行为激活系统/行为抑制系统量表中文修订版、解亚宁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及Leary编制的交往焦虑量表中文修订版测量了湖南3所大学628名大学生的强化敏感性、应对方式和社交焦虑,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 结果与结论:1.大学生强化敏感性、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奖励敏感性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40,p.01);惩罚敏感性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39,p.01);积极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16,p.01);消极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19,p.01)。2.奖励敏感性可以作为积极应对方式的有效预测变量(b=.36,p.001);惩罚敏感性(b=.79,p.001)、积极应对方式(b=-.25,p.001)、消极应对方式(b=.32,p.001)可以作为社交焦虑的有效预测变量。3.强化敏感性与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路径分析表明,强化敏感性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既有直接效应,也有通过应对方式这一中介变量产生的间接效应。
【关键词】:大学生 强化敏感性 应对方式 社交焦虑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引言9-11
- 1. 文献综述11-27
- 1.1 社交焦虑的研究概述11-16
- 1.1.1 社交焦虑的界定11-12
- 1.1.2 我国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12-13
- 1.1.3 社交焦虑的成因研究13-16
- 1.2 强化敏感性的研究概述16-21
- 1.2.1 强化敏感性与强化敏感性人格理论16-17
- 1.2.2 修订后的强化敏感性人格理论17-19
- 1.2.3 强化敏感性的测量19-21
- 1.3 应对方式的研究概述21-23
- 1.3.1 应对及应对方式的界定21-22
- 1.3.2 应对方式的分类22-23
- 1.4 强化敏感性、应对方式、社交焦虑的关系综述23-27
- 1.4.1 强化敏感性与焦虑、社交焦虑关系的研究23-24
- 1.4.2 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社交焦虑关系的研究24-25
- 1.4.3 强化敏感性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25
- 1.4.4 强化敏感性、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25-27
- 2. 问题的提出27-29
- 2.1 研究的意义27-28
- 2.2 研究的假设28-29
- 3. 研究方法29-33
- 3.1 研究对象29
- 3.2 研究工具29-32
- 3.2.1 自编的被试基本情况调查问卷29
- 3.2.2 行为抑制系统/行为激活系统问卷中文修订版29-30
- 3.2.3 强化敏感性的行为测量程序30-31
- 3.2.4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31
- 3.2.5 交往焦虑量表31-32
- 3.3 研究程序32-33
- 3.3.1 施测32
- 3.3.2 数据的统计处理32-33
- 4. 研究结果33-43
- 4.1 强化敏感性行为测量与问卷测量结果33
- 4.2 大学生强化敏感性、应对方式和社交焦虑的描述性统计33-35
- 4.2.1 集中量数和差异量数情况33-34
- 4.2.2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检出率34
- 4.2.3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人口学差异34-35
- 4.3 大学生强化敏感性、应对方式和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35-36
- 4.4 大学生强化敏感性与应对方式的线性回归分析36
- 4.5 大学生强化敏感性、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逐步回归36-38
- 4.6 路径分析38-43
- 4.6.1 路径模型的建立38-39
- 4.6.2 路径模型的拟合度检验39-41
- 4.6.3 路径模型的效果分析41-43
- 5. 讨论43-47
- 5.1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43
- 5.2 强化敏感性的自陈分数与行为测量结果的关系43-44
- 5.3 大学生强化敏感性、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44-45
- 5.4 强化敏感性和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路径模型45-46
- 5.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46-47
- 6.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2
- 附录52-56
- 致谢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国桢,李香;社交焦虑障碍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年04期
2 肖融;张伟;;童年期行为抑制与社交恐怖症的关系[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9年02期
3 胡芳芳;桑青松;;流动儿童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特点及关系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孙淑晶;赵富才;;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3期
5 李玲玉;;大学生社交焦虑、依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2期
6 栗文敏;刘丽;;社交焦虑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8期
7 于茜;焦永纪;;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调查[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年02期
8 吕峰,朱孔香;城乡大学生焦虑及社交焦虑的调查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5年01期
9 曹晖;曹聘;孙淑晶;王鹏;王大伟;;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9期
10 李朝霞;杨孝;;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龙;儿童社交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气质类型关系之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彭纯子;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团体干预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强化敏感性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80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