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旅缅华侨社团对侨乡地方教育的影响——以云南腾冲和顺崇新会为例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旅缅华侨社团对侨乡地方教育的影响——以云南腾冲和顺崇新会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民国时期缅甸华侨社团蓬勃发展,形式多样。"和顺崇新会"是由和顺乡旅居缅甸侨胞组成的华侨社团,他们在家乡宣传新教育思想,整顿和革新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创办现代学校;启智化愚,创建和顺图书馆;移风易俗,改良社会新风尚,直接推动了当时和顺文化教育的发展。其动因主要在于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和重教兴文传统;爱国爱乡,促进家乡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心理情结;渴求知识、自我反思、强化自身的外部动力。
【作者单位】: 保山学院科研处;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和顺崇新会 缅甸华人社团 文化教育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10YJA840049)
【分类号】:G529;K258;K337
【正文快照】: 一、民国时期缅甸华人社团情况简介缅甸是中国的近邻,中缅国境线长约2185公里,其中滇缅段为1997公里,自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设置永昌郡后,中国古籍就有了两国官方交往的记载。而两国民间往来则要早于此,《汉书·张骞传》中所载的蜀布、邛竹杖在大夏出现表明从云南进入缅甸到印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宏伟;战后缅华社会政治地位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庄国土;论东南亚的华族[J];世界民族;2002年03期
2 H.A.西莫尼亚;林克明;王云翔;力践;;东南亚各国的中国居民[J];南洋资料译丛;196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史月刊》2005年总目录[J];文史月刊;2005年12期
2 ;财经站[J];文史天地;2008年08期
3 ;阅读[J];看历史;2010年05期
4 陈红民;;韩国档案中有关民国时期中韩关系的史料[J];民国档案;2007年02期
5 于慧;;中国民国时期的美育观与日本明治后期以及大正时期的情感教育观和娱乐观比较研究[J];大众文艺;2010年14期
6 王奕新;尤鑫;尹晓冬;;民国时期德国对华军事技术转移与兵工署弹道研究所的建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7 李世安;;一部二战学术史研究的新作——评《二战研究在中国》[J];史学集刊;2007年01期
8 杨爱芹;;日本官、民使用“支那”一词的特点及原因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何立波;;苏联红军入疆作战始末[J];同舟共进;2010年07期
10 刘畅;;盐:咸咸的历史[J];青年博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庆霖;;民国时期河上肇的论著在中国的译介及译书版本之比较研究[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徐志民;;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中国留日军事学生政策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艾瑞予 书评人;近代欧洲崛起有赖于对知识精英的尊重[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丰裕;民国时期日本对东北水田投资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旭光;辛亥前后中国知识分子眼中的俄国[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邵鹏;试析外蒙早期独立问题[D];兰州大学;2012年
3 张丽萍;江亢虎1920年代苏俄观探析[D];复旦大学;2011年
4 高婷婷;黑龙江沿岸中俄边境瑷珲口岸贸易(1896-1932)[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曹景南;晚清民国堕胎罪立法的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6 王小伟;英国庚子赔款退还及使用情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旅缅华侨社团对侨乡地方教育的影响——以云南腾冲和顺崇新会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4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34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