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先教后学”、“先学后教”和“先学后导”的教学思维探析

发布时间:2017-06-14 07:10

  本文关键词:“先教后学”、“先学后教”和“先学后导”的教学思维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先教后学"教学思维是在强调班级授课制的大背景下,受到赫尔巴特等教育思想影响而形成的教学思维,这种教学思维提高了学生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益,但忽视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动性;"先学后教"教学思维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先学,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这种思维虽然引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要素,但没有实现课堂上学生的全面发展;"先学后导"教学思维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行动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来选择教学思维。
【作者单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先教后学 先学后教 先学后导 教学思维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目前,许多教师对“先教后学”、“先学后教”和“先学后导”等教学思维的选择问题深感困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思维才能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改革理念呢?《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对于传统学校里那种权威式的传授知识的方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鲁捷;;透视4R理论在中职体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价值[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余华银;宋马林;;互动式教学:培养统计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段兆兵;;双向适应:渐进式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陈琳;动态循环的英语课堂教学法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肖迎春;;试析隐蔽课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赵晶;;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8 张蕊;;浅析《泰勒原理》产生的背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9 卓江华;;如何创造优秀的课堂教学过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10 李丹;;文本细读在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陈忠勇;;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 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3 张慧妍;贾宁;;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网络平台的设计与研制[A];北京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年会优秀论文[C];2011年

4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何晓佑;;信息时代工业设计教育发展走向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林福才;;校本教研的基本理论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刘玲;姚静;;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创新教育[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8 高纪文;;机电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蔡国英;;浅析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整合[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10 储琼;;利用海洋水族馆科普资源开发科技教育课程的探索[A];探索科技创新人才成才之路[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5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进;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课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张珍;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艳;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杨;研究性学习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施俊天;高师本科景观设计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整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10 唐宝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朕;;自主学习中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之我见[J];华章(教学探索);2007年Z2期

2 段建利;;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范例[J];新课程(教研);2011年01期

3 孙环元,肖秉林,高满生;“先学后教”五步教学模式略谈[J];中小学管理;1999年01期

4 程英;;以学导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成才之路;2010年11期

5 陈玉章;;对生本教育的理解[J];新课程(上);2011年06期

6 秦培元;教会学生学习[J];考试(中考版);2002年02期

7 张大生;刘学浩;;再谈学导式教学法[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8期

8 代文响;;“主动学习法”提高课堂实效[J];新课程(教师);2010年10期

9 胡舟;;对“先学后教、自主成长”教学模式的认识与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6期

10 邵奎芳;吴广仁;李晓明;;办好学校 办出特色——爱辉区教育发展的选择与实践[J];黑河学刊;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清富;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N];广安日报;2010年

2 彭小流 汕尾市林伟华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N];汕尾日报;2010年

3 ;先学,是一条教学规律[N];中国教师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刘利民 本报通讯员 朱思克;给你翅膀 更给你飞翔的天空[N];济宁日报;2010年

5 史文刚 记者 辛建斌;兴平:强力推进有效教学[N];咸阳日报;2009年

6 柏蔡萍;亦谈学生课前自主预习[N];临汾日报;2011年

7 田艳芹;正确对待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N];商丘日报;2005年

8 杭州采荷实验学校 何志英;呼唤“创新型”教师[N];浙江日报;2003年

9 伊虹;只为桃李芳菲尽[N];黑龙江日报;2006年

10 山东诸城 吴洪建 隋建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N];学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凌云;“生本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D];宁波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先教后学”、“先学后教”和“先学后导”的教学思维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8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48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b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