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对当前我国德育发展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对当前我国德育发展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掀起了美国德育史上的第三次浪潮。新品格教育运动有其跌宕起伏的历史前奏,是经历了古典品格教育阶段、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阶段之后新的品格教育的复兴。其重视德育的内容、"重知"而并不"轻行"的德育特色以及强调"学校—家庭—社区"相联合德育模式等,都给当前我国德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启示。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品格教育 德育内容 传统文化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德育作为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活动,受到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制约。德育具有地域和民族的特色,每个国家的德育都深深地打上了该国的历史文化甚至当前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烙印。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德育史上新的发展阶段,它有其独特的历史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才明;论道德认知及其能力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马yN琳;;礼仪教育:德育的有效载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3 谢安国;孙敏;姚茉莉;;高校德育环境和对象的变化及德育对策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杨玉环;;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3期
5 罗丽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以方永刚事迹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6期
6 彭建标,陈勇,易素贞;当代西方青年道德教育管窥[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潘明芸;;从德育的人文关怀角度谈高校生命道德教育的建构[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袁王月,薛小娟;论建构和谐社会中学校公德教育及其价值[J];班主任;2005年10期
9 彭枫;;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J];才智;2011年01期
10 吴晓芹;;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模式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秦红岭;;试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学术会议质量国内外比较研究》课题组;;学术会议质量国内外比较研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研究[C];2009年
3 杨勇;张诗亚;;如何建设健康型学校[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赵霞;;中职德育创新的四个开放[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伟忠;高校腐败行为与廉政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唐霞;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珊;德育时机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严从根;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崔雅男;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高校德育目标构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丹;新时期高校德育管理人本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丹璐;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佳;美国新品格教育对我国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启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玉;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肖斌;浅议开放性高职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楠;中职生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贾东超;美国高校德育探讨及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谢建平;苏区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再文;美国“品格教育伙伴”成立[J];全球教育展望;1994年02期
2 王学风;美国现代品格教育运动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3 郑富兴;论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社群化"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4 刘长海;美国品格教育质量标准介绍[J];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03期
5 郑富兴,李桢;道德教育的现代性问题——关于美国品格教育争论的伦理学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6 ;香港教育研究所所长谈华人品格教育的两大缺陷[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08期
7 施铁如;面向新世纪的品格教育实践[J];现代教育论丛;1998年05期
8 褚远辉,李明国;布贝尔品格教育思想及其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林美云;;手牵手教出孩子品格力[J];中国德育;2011年01期
10 肖兵;香港教育研究所所长谈华人品格教育两大缺陷[J];班主任;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潘艳;;从传统节日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郭兰;傅安洲;霍绍周;;做人·明事·养性——中国传统文化中保持身心和谐的智慧和思想[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许荣;;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李琳;;众手浇开德育花[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5 陈华;;学校德育五字诀[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6 王秀茹;;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道一;唐革非;;浅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的导向[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年
8 刘树梅;;当代德育教育之我见[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王旭飞;高岩;;维护心灵健康,,构建绿色校园[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徐萍;;和谐社会与学校德育改革[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雁;传统文化如何走进校园[N];光明日报;2004年
2 于丹;让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思想成长[N];文汇报;2007年
3 梁杰;莫让传统文化之河断流[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卧松 编译;让动物走进品格教育课堂[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苏世奇;教育正焦灼于传统文化[N];音乐周报;2008年
6 贾淑红;回归与超越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朱树豪;提倡文化可持续发展观 启动传统文化教育工程[N];中国艺术报;2006年
8 河北玉田大安镇中学 王旭明;教育要科学 方法要创新[N];大众科技报;2006年
9 全国政协委员 香港骏豪集团主席 朱树豪;提倡文化可持续发展观 启动传统文化教育工程[N];人民政协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吴晓红邋实习生 周礼;让孩子的心中长出苏州文化[N];苏州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锦宏;品格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赵伟;科技文化影响下的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家安;德育生态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高峰;生命与死亡的双重变奏:国际视野下的生命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喻学林;学校道德教育的有限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雪梅;云南大理白族祖先崇拜中的孝道化育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杨莉君;创造教育障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军;潘光旦人文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付轶男;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狄伟;马丁·布贝尔的品格教育及其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R
本文编号:456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56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