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发展现状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辅导与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中文版》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福建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大学生的依恋类型以安全型为主,成人依恋的两个维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专业上文科生比理科生表现出更强的回避性,年级上大一学生的依恋焦虑明显高于大二、大三学生。2.依恋两个维度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
【作者单位】: 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关键词】: 成人依恋 焦虑 回避 自我效能感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依恋”这一重要概念是由J.Bowlby第一个系统提出,是指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互相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关系。[1]依恋行为在儿童早期最为显著,但Bowlby强调,依恋是“从摇篮到坟墓”的终生现象。[2]Hazan和Shaver(1987)第一次把成人婚恋关系中的情感联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军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曲强;从图式理论谈阅读教学的优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袁辉;应急决策群体的组织[J];安全;1997年01期
4 陈焕坤;沈阳大学女生排球项目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郭莲荣;苏畅;;如何培养演绎推理能力[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刘新学;;心理学量化研究范式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曹荣誉;问题解决策略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赵书阁,李颖;浅议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谷贤林;关于比较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10 付轶男;饶从满;;比较教育学科本体论的前提性建构[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路由喻放;;Flash网络广告中的设计心理学[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牟云峰;;感觉类形容词的词义演变——从自身感觉到认知世界[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杨铖;刘建平;;论品牌的心理效应[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平延勋;;高职大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初探[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苏丹;赵宏_";;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心理因素及其分析[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杨晓英;郑皓;;理工科大学贫困生心理特点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由丽萍;刘焘;刘开瑛;;信息处理用中文框架语义知识描述方法研究[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斌;手球运动情境中直觉决策的实验研究与运动直觉理论的初步建构[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3 丁彪;企业领导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何志鹏;人权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付桂芳;自我调节学习结构模型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4年
7 贾影;中西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场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郑发祥;从鲁宾斯坦到布鲁什林斯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军;试论韩非的帝王之术——韩非管理心理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郑渊方;初中学生物理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吴秀荣;《说文解字》表情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曲霞;小学作文创造性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孙晓敏;心脑关系的哲学探讨[D];西北大学;2001年
6 张文华;《论邓小平教育创新理论及其启示》[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卿素兰;中学英语素质教育三维促进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验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8 朱霞;通信兵职业心理适宜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9 刘冰;中学生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申福广;网民心理与网络媒体发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长好,邹泓;依恋研究述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李同归;;依恋理论中的几个热点问题概述——兼评胡平等《城市婴儿依恋类型及判别函数的建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蒋京川;依恋研究及其新进展[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吴薇莉,张伟,刘协和;成人依恋量表(AAS-1996修订版)在中国的信度和效度[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4期
5 吴薇莉,张伟;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成人依恋类型与其认知、行为关系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6 彭纯子,邓盘月,马惠霞,陈兵,胡勤,周浩惠;大中学生社交焦虑特征初探[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4期
7 陈利鲜;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柳州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8 王金良,郑海燕,牟宏伟;儿童依恋类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安全型依恋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9 吴薇莉,刘协和;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中成人依恋不安全型的主成分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32期
10 李同归;李楠欣;李敏;;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丽娜;赵德军;;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综述[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华;大学生心理感受性、人格及人际依恋间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金艳;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灵;大学生自尊、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涛;王庭照;徐光兴;;成人依恋及其特征探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年09期
2 章剑和;;淡化痛苦 减轻焦虑[J];大众心理学;2003年01期
3 文丛周;;影响的焦虑[J];博览群书;1996年09期
4 唐利平;影响词汇学习的心理因素浅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5 冯建新,戴雅玲;大学生焦虑状况及原因调查[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王滔,陈建文;论自我与焦虑的关系——兼评西方的几种自我理论和焦虑观[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梁建东,石瑛,米庆华;关于汶川、理县、茂县小学生心理、行为现状的初步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8 ;焦虑自测[J];科学大观园;2005年15期
9 章剑和;;不要放大痛苦与焦虑[J];祝您健康;2005年09期
10 刘金同;孟宪鹏;徐清芝;;泰安市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考试焦虑与个性特征及自尊水平的关系[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妙;台湾地区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现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公桂兰;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焦虑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淑珍;焦虑与执行功能子成分关系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徐馨琦;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人际压力及情绪反应关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亭亭;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杜天骄;医学生就业压力、应付方式与情绪状态的关系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6 史彤玮;意象对话技术在成人依恋测量中的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曹杏娥;大学生成人依恋、自尊与爱情态度的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王小妍;压力情境下成人依恋取向与注意偏差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若舒;多种情境下不同成人依恋取向信息加工实证研究及个案干预[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敏;不同成人依恋类型个体的注意偏向及其产生阶段[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6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96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