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模式重构
本文关键词:主体间性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模式重构
【摘要】:课堂教学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必须将活动的对象纳入主体间性的视角下进行研究,主体间性理论是教学理念与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课堂中师生和谐相共处,共同推进教学任务的有效保障。从主体间性的定义和内涵着眼,研究在课堂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在此基础上分析现有的课堂教育存在的问题,最终就主体间性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模式重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单位】: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关键词】: 主体间性 主体性 课堂教学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课堂教育的过程不是个体独立的活动,而是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共同活动,具有主体的个性意义,也具有主体间性的广泛含义。教育就是主体之间互相的学习与进步,在课堂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作为独立的个体互相作用。因此,需要从主体间性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育的过程。一、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红莉;;从“主体间性”看有效课堂教学[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10期
2 罗婧;;基于“主体间性”发挥的高校有效课堂教学[J];科技信息;2010年07期
3 严苏凤;;主体间性——现代课堂教学合理性建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严苏凤;张蕻;;反思现代教学评价体系建构[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9期
2 杨董玲;;建立二外日语主体间性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年07期
3 罗婧;;基于“主体间性”发挥的高校有效课堂教学[J];科技信息;2010年07期
4 高碧青;廖志军;夏永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质量测评行动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霞;饭店管理概论课程有效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金晶;多样化学习方式的高中物理习题设置及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赵洪敏;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审美主体间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2 王红莉;;从“主体间性”看有效课堂教学[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10期
3 屠莉娅;;以“主体间互动”为焦点的课堂观察与评价——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三步曲[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07期
4 郝文武;教育:主体间的指导学习——学习化社会的教育本质新概念[J];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5 钟启泉;刘徽;;教学机智新论——兼谈课堂教学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6 夏人青;何玉海;;论高质量大学的品质特征与内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梁燕玲;;兴趣:语言流变中的文化景观[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谦;论主体间性教育与教师主体性[J];成人教育;2004年11期
2 崔平;消解“主体间性”难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3 赵振红;论主体间性教育交往[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高秉江;;中西哲学与文化的主体间性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5 申卫革;;主体间性视界中的教师角色[J];教育导刊;2006年04期
6 闫金山;;对主体间性的理解及其运用[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7 虎小军;张世远;;主体间性:哲学研究的新范式[J];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8 李尚卫;;教育主体间性特点探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旷剑敏;;语言主体间性及其发展的价值理想[J];求索;2007年04期
10 简圣宇;;对“主体间性”理论的思索[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将;周宁;;当代心理学的主体间性转向[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鹏周;;树、山、水:布依民族主体间性审美特质[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成龙;;李大钊主体间性思想探析[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5 倪睿;李养龙;;从主体间性谈《沉没之鱼》之译写[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樊婷婷;;进入主体间性——图书馆服务人员与读者[A];广西图书馆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29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易鹏;;主体间性哲学视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8 任小玫;;从自我与他者到主体间性:文学艺术批评的生态文明思考——以《徐霞客游记》为个案兼谈我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之去向[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生态文明:环境、能源与社会进步”环境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9 王为华;;文化间性与和谐世界[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杨培德;;从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视角反思发展话语——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为例[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春时;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N];光明日报;2005年
2 肖建华;主体间性美学与和谐社会的建构[N];光明日报;2007年
3 冯宪光;“间性”的发现[N];文艺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周西苹;WTO挑战哲学[N];中国财经报;2002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副教授 彭海青;刑事调解应当树立三个观念[N];检察日报;2008年
6 淮阴工学院 江应中邋 ;主体间性:幸福感的价值观[N];光明日报;2008年
7 龚浩群;探寻文化间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王凤才;哪里有蔑视,,哪里就有反抗?[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9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教授 徐济民;怎样预防夜间性心绞痛发作[N];家庭医生报;2004年
10 刘悦笛;当代全球美学的“文化间性”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尹航;论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主体间性内涵[D];山东大学;2010年
2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纪蓉琴;主体间性视阈下的译者元语篇意识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锁;介入中的主体间性[D];山东大学;2010年
2 吴芳;试论文学主体间性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表现形式[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孟香云;师幼交往的主体间性特点及实现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杜志强;论主体间性课程[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徐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琚红;主体间性家庭教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7 曹小艳;主体间性教育论纲[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宪俊;教育主体间性:意义及彰显[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9 唐新发;论文学的主体间性和意义生成[D];厦门大学;2002年
10 徐涛;《语文课程标准》与主体间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08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108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