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的归因分析及应对

发布时间:2017-12-04 09:21

  本文关键词: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的归因分析及应对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虚拟社区 伦理 伦理失范 对策


【摘要】:随着教育虚拟社区在实践领域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育虚拟社区中的伦理失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经济性失范、认知失范、道德失范和风气失范四种。该文主要在社区主体的行为意识、社区伦理形成机制、教育虚社区的技术属性三个层面对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的原因进行了考量,指出教育虚拟社区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以及社区主体缺乏自觉遵守社区伦理的信念和意识是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在社区主体行为意识层面的原因;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形成的迟滞性、形成基础的特殊性是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在伦理形成机制层面的原因;教育虚拟社区技术的价值负载性、社区技术对于社区主体的异化是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技术层面的原因。并在这三个层面上提出了解决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的应对策略。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教育虚拟社区是基于跨时空的、开放的、自由的网络虚拟环境,社区成员之间进行专题研修、交互协作、资源共享,从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形成的具有共同社区文化心理的、生态式的社会关系共同体[1]。教育虚拟社区作为一种网络环境下的社会关系共同体,社区成员间的交往是其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凡刚;简论教育虚拟社区[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2 王陆;马如霞;;意见领袖在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中的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3 刘永谋;侯杰;;论网络伦理的后现代转向[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02期

4 张景中;周平红;彭翕成;;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不同群体间利益博弈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5 张小红;;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9期

6 胡凡刚;;影响教育虚拟社区交往效果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9期

7 谢娟;;教育虚拟社区交往之伦理审视[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7期

8 宋希仁;论伦理关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豪明;;“伦理”与“道德”辨正[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于秀彬;;科学与技术关系的演进历史探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陈越红;裴磊;;电影声音技术:人类思维的外化显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殷华成;;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当代反思[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刘美凤;王春蕾;徐恩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必要性及其评判标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阎旭峰,杨晓梅;社会体育道德的伦理学定位及其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7 李军林;;从发改委辟谣看媒介的道德责任[J];传媒观察;2010年08期

8 苏靖雨;;技术安全问题的哲学审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8期

9 陈维维;;人的技术化:人的本质力量的技术建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李晓都;;浅析公务员制度的伦理内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王国霞;鲁亿方;徐银梅;;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视角看实验教学[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刘琅琅;;信息哲学视域下的网络伦理建构[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胡凡刚;刘永琪;;基于课程的教育虚拟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5 陆昱;;分离状态下的公共行政与公共伦理之整合[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郭鹏;;从技术进步看信息化条件下院校政治理论教育[A];第四届全国军事技术哲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鄢显俊;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云南大学;2010年

3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5 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李宏岩;在乡土与高雅碰撞中再生[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吴立忠;当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与运行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建辉;政府公共服务中的伦理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赵洪武;技与道—中国传统技术话语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旭;网络舆论的伦理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程焱;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温会宝;基于个人知识管理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丛晓芳;中职实践课教师专业自主权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云;舍勒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正华;手·火·语言—元工具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马继;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孙潇柳;科技发展与文化进步互动机制的案例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明君;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矛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方明东;网络文化建设的文化伦理选择和定位[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文福安;;网络教育软件产业发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艾兴,陈铮;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道德问题[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5 郑永柏,夏巍峰;中国教育软件产业的市场化之路[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6期

6 李克东,谢幼如;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技术研究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7 许纯厚;发展教育软件的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8 胡凡刚;简论教育虚拟社区[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9 何恩贵;;远程虚拟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10 杨荣;网络伦理问题之我见[J];甘肃理论学刊;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黄荣怀邋张进宝;[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礼富;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D];苏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晓林;;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研究[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何晓璞;王全权;;当前博客的伦理失范及其对策思考[J];学园;2010年06期

3 史娜;;课外辅导中的伦理失范问题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8期

4 刘恩允;薄存旭;;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伦理失范的剖析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5 卢霖;李国正;;论网络传播伦理失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08期

6 王贺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伦理契合[J];铜仁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熊昌茂;;转型期视阈下行政主体伦理失范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8 杨帆;杨宁;;论高校网络教学中网络伦理的构建[J];中州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9 刘玉春;;试论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影响因素[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0 田行钊;;浅谈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与对策[J];青春岁月;2010年2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学教师 李烟;底线被突破,伦理必失范[N];东莞日报;2010年

2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管理学部副教授 王学军;公共职业伦理不能只靠灾难维系[N];中国社会报;2008年

3 邓海建;南通子宫案:“惯例”正在侵犯法律尊严[N];东方早报;2005年

4 广东社科院研究员青民、助理研究员 曾龙霞;建和谐社会 法治是核心[N];亚太经济时报;2005年

5 陈卫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律师法的时序定位[N];法制日报;2005年

6 李银安;建设主流意识形态[N];学习时报;2002年

7 张晶;论职业伦理[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8 ;高科技、高思维另解[N];国际商报;2000年

9 宋洪兵;社会道德底线是如何被突破的[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青少年问题专家 张宏斌;禁赌需要公民品性的自我清理[N];东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黄晶梅;中国政府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治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苏懿;鲁迅现代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宋伟;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达奇;当前网络伦理失范与治理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2 张开桂;中国网络问政的伦理审视[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阳波;跟帖的伦理失范与疏导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4 张鑫;媒体伦理失范应对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5 王天鹅;报刊编辑中的伦理问题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8年

6 何晓英;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的价值选择及其实现路径探析[D];山东大学;2009年

7 杨隽;反腐败的治本之道:行政伦理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金书羽;道德资本在广告传播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樝;当前我国企业伦理失范及其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展飞;我国行政组织伦理的失范与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50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250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2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