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探究性教学论:出场语境及其视域偏差
本文关键词:杜威的探究性教学论:出场语境及其视域偏差
【摘要】:杜威思想是在消解二元主义中逐步出场的。在终结大写实在的过程中,杜威通过对现代科学以及小孩触摸火焰等过程的现象学分析,构建了实践实在论并由此提出了"从做中学"及其探究性教学理论,弘扬了教育的现实性。但知识学习过程并不能完全与此等同,还需要解释学与学习论等相关理论的支撑,而杜威并未清楚意识到这一点,由此导致了其理论的某些偏差:用"认识"与"认知"遮蔽了"理解"与"学习",因而他对赫尔巴特的批评就并非充分合理。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杜威教育哲学:出场语境与当代价值”(DAA13021)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考察出场语境就可发现,为消解充斥于近代哲学与教育理论中的二元主义,杜威创建了工具主义认识论并相应地提出较完整的探究性教学论。这一重大变革既使得教学论获得了新的理论根基而得以广泛传播,又因杜威用“认识”遮蔽“理解”而使其教学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理论偏差。有鉴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春平;;论教师在探究性教学中的指导作用[J];科学大众;2008年11期
2 秦素伟;;运用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设计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15期
3 郝志军;论探究性教学方式的变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9期
4 郝志军;;探究性教学的实质:一种复杂性思维视角[J];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5 侯学玲;;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河南农业;2010年12期
6 蒋金崇;;探究性教学片段举隅 我的探究性教学实践与感悟[J];网络科技时代;2006年05期
7 汪小霞;;基于Web的探究性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马永纯;陈军;;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性教学[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刘会敏,朱云云;对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思考[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熊小真;王军红;;探究性教学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1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辛光;;学科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刘银玲;;高一新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学坤(作者单位系江苏省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探究性教学:需要“善于发现”的眼睛[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2 黄梅县教研室 吴吉成;在探究性教学研讨中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高[N];黄冈日报;2007年
3 罗星凯;第十六讲 科学教育与培训教师队伍建设[N];科技日报;2007年
4 浙江省温州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 林卫平;建大厦 育大师 弘大爱[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张云鹰;学校要主动应对农村城市化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付泽林(作者单位系云南省师宗县教师进修学校);评析“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临泽县平川学区 曹玉萍;师生互动是探究性教学的桥梁[N];张掖日报;2011年
8 通讯员 朱磊 白建刚;提高教学水平出新招[N];博尔塔拉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蓉;我国探究性教学实施的文化阻抗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2 郝金萍;探究性教学和传递—接受式教学之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3 路艳;基于结构不良问题的探究性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汪小霞;网络环境下探究性教学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方丽娟;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晓蒙;教师培训设计与开发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7 唐建平;中学生解决问题的心理表征过程的案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熊美姝;教育技术在科学课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婷婷;基于物联网技术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10 朱敏;基于初中化学虚拟实验平台的虚拟实验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87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287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