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性教育时间构建
本文关键词:论现代性教育时间构建
【摘要】:现代性教育时间指的是把钟表和精密计时器作为标准测量工具,以钟点制、星期制、学年制等作为主要载体,强调教育目的的现代取向的现代性时间。指向性、嵌入性、同步性和区隔性是其基本特点。从1860年至清末教育改革,部分学堂和书院开始尝试构建现代性教育时间。清末教育时间确立了钟点制、星期制和学年制,从形式上具有了现代性教育时间的性质。民国在清末基础上进一步制度化和细化了现代性教育时间,但仍属于形式上的现代性教育时间。构建现代性教育时间的最终完成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构建现代性教育时间培养了学生的现代社会观念和习惯,奠基了现代学校建设。
【作者单位】: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金】: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改进与品牌培育研究”(课题批准号:BE1023)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学校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组织和运行的。可以说,现代性教育时间在中国现代学校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探讨现代性教育时间为研究现代学校建设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本文拟把近代以来教育时间的变革置于现代性视野中进行考察,侧重对现代性教育时间的内涵与特点、构建现代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宗清;;吉登斯“自我认同”论的学校管理思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年12期
2 薛传会;;论现代化背景下中国公民教育的理性选择[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10期
3 范远波;;论教育现代化与民族文化传统[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于伟;王澍;杨进;;困境与突破:中国学校教育精神的现代性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郑富兴;论学校道德教育的生活空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9期
6 赵党玲;;教师评价: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超越[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朱新卓;教师专业化的现代性困境[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8 季爱民;为公民社会培养人——公民社会与教育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钟错;陈秀锦;;现代精神与中国教育中的文化传承[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10 朱新卓;;教育变革的现代困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高燕;;现代性的后果及其教育反思[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高天明;;论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丁钢;;儒家教育现代性的域外探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史静寰;;现代化理论与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余玉花;;论道德教育的现代困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6 丁永为;;二十一世纪初杜威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白亮;;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魏爱棠;;全球化语境下的农村学校教育和农村文化认同——对农村学校教育文化反思的再反思[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彭华;;辉煌与困境:石门坎教育的时空变迁[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民辉;现代性的张扬与民族性的弱化[N];人民政协报;2004年
2 刘铁芳;教育如何回应当代人的生存危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3 南京师范大学德育研究所 冯建军;做生命型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铁芳;重新找回教育的烛光[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杨东平;中国需要新的教育理念[N];学习时报;2006年
6 雷启立;“余数”或者“无用之用”[N];文汇报;2007年
7 张汝伦;《论语》对于现代教育的意义[N];文汇报;2007年
8 ;今天,,我们如何看待语文[N];文汇报;2004年
9 叶隽;教育;在“民族-国家形成”的视野中[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本报评论员 刘晖;寻找教改的历史方位[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永国;自然与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樊改霞;公共教育的现代性转型及其困境[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巴战龙;人类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潘希武;学校道德教育的路径转变与作用界定[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美凤;广义技术视野下的教师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冯青来;文化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申卫革;后现代知识型观照下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亚林;价值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大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存在焦虑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夏新凤;论李金发美育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军;基于后现代语境的师生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韦理;从山村到城市[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程镇海;论蔡元培美育观的现代性[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6 肖卫兵;杜威课程论的后现代意蕴[D];苏州大学;2004年
7 胡娇;开放教育的教育哲学省思[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黄洪兰;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观研究及我国教育目的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白冰;后现代视野下教师观的重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周芳;试论哈贝马斯对教育管理批判理论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01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301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