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从“MOOC中文用户大摸底”看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18 02:23

  本文关键词:从“MOOC中文用户大摸底”看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MOOC 生态设计框架 个性化学习


【摘要】:MOOC的崛起,触动了中国高等教育最敏感的神经,教育界关于MOOC的讨论层出不穷,有的甚至危言耸听。MOOC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到底是什么?是文化入侵、高校颠覆、教学方式改变、教师消亡,还是其他?文章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对果壳网进行的"MOOC中文用户大摸底"调查数据分别从MOOC的参与者、平台使用及学习状况、学习的动机、辅助工具的使用和阻扰完成课程的原因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最后指出MOOC尚没有形成颠覆高等教育的实力,MOOC与传统学校教育的关系符合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发展轨迹,MOOC的学生支持服务系统是制约参与者和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MOOC是一个国际名校的竞技场。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与发展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SGH13082)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课题“陕西省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13JK0365) 延安大学教改课题“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课题批准号:YDJG12-07)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2013年,随着MOOC在中国的迅速升温,对MOOC的关注和研究从高校到社会都掀起了一股热潮,MOOC到底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是文化入侵、高校颠覆、教学方式改变、教师消亡,还是跟历次教育浪潮一样,风过之后一切照旧?不同的学者都在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些问题,相比较更多的理论探讨和预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宗琦;祝贺与建议[J];教育与经济;1991年01期

2 ;21世纪的中国教育[J];教师之友(小学版);1994年05期

3 燕国材;中国教育一百年[J];党政论坛;1996年09期

4 文木;;女士优先:中国教育留给人们的思考[J];教师博览;1997年12期

5 王建梁,王银平;1910年~1919年的中国教育发展[J];成人高教学刊;1998年04期

6 胡瑞文,陈国良;大力发展教育产业 促进中国教育超常规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07期

7 雷颐;中国教育的症结[J];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Z2期

8 贾永生;WTO与新世纪中国教育[J];教育艺术;2001年01期

9 袁振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中国教育政策(论纲)[J];民办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10 李政;传统文化与未来的中国教育[J];中关村;200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日程安排表[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2 ;中国教育家大会简介[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3 ;会员活动介绍[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田利军;;30年代中国教育现代化思想大讨论述论[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周可桢;;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教育新趋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宁本涛;李雪峰;;近二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以《教育与经济》杂志为例[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李鑫华;;新中国教育四十年历史分期之我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谢家训;;中国教育经济学正经历着“科学革命”——简析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进程[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徐兰香;;创新:中国教育的希望——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创新思想的体会[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为中国教育导航[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晓霞;第二届中国教育家大会开幕[N];科技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贺春兰;背后的推力[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张春铭;“2006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揭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赵婀娜;教育,需要“中国信心”[N];人民日报;2010年

6 显峰;中国教育的“紧急状态”[N];科技日报;2005年

7 记者  翟帆;中国教育新闻网今日正式开通[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原琳;中国教育不能搞产业化[N];华夏时报;2004年

9 丁栋虹;谁“谋杀”了中国教育?[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徐光木;迎接中国教育的“民生时代”[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平海;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黄健江;20世纪末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5 王彦力;走向“对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兰军;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论坛上的展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沈俊强;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合作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毅;中国自由教育思想的历史追寻[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吴建章;试论同文三馆洋教习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关系[D];东华大学;2005年

3 曾爽;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田雯;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秦莉;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德育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秦毅;一个实业家对教育的思考与追求[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小胖;从“文辞”到“器艺”[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8 杨涛;论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的缺失及重建[D];河南大学;2004年

9 牛存来;政治对当前中国教育的影响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莉;二十世纪中国学习国外教育改革经验的历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302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302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f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