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道德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文化透析
本文关键词:韩国道德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文化透析 出处:《教育探索》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韩国政府先后进行了七次教育改革,并把道德教育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改革不断完善了道德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途径及评估标准,实现了由传统德育模式向现代德育模式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儒家伦理、美国和日本的德育理念以及多元文化对韩国道德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Abstract]:With the changes of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the Korean government has carried out seven educational reforms successively, and regard moral education as its important component. Through the reform, it has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e concept and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Methods the way and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have realiz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model to the modern moral education model. In this process, the Confucian ethics.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American and Japanese moral education and multiculturalism on Korean moral education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韩国是亚洲地区后发展型国家德育现代化的典型代表。受中华儒家文化的影响,韩国始终把道德教育作为立国、兴国和强国之根本。从1945年开始,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韩国政府先后进行了七次教育改革,并把道德教育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改革不断完善了道德教育的理念、内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鸿燕;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特色之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虹霞;;韩国道德教育的战后演变及现行改革[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郭良春;;对我国道德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中韩道德教育观之比较[J];当代韩国;2005年04期
3 张铁勇;论以谋求共识为核心的德育理念[J];道德与文明;2003年06期
4 陈石明;;新加坡的道德教育及其借鉴意义[J];东南亚纵横;2009年09期
5 张凤霞;;多元文化视域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现状及其启示[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6 程增俊;韩国公民教育中的儒学精神[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张凤霞;;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1年01期
8 张鸿燕;香港学校德育途径与方法之探讨[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韦琼姿;;和谐视阈下新加坡的学校德育及对我国的启示[J];传承;2009年20期
10 彭永庆;;文化生态学视野下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思考——以永顺县灵溪镇学校教育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温静;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亚杰;战后日本道德教学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粟高燕;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变奏[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贺兰;当代中国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山;日本近代普及义务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7 杨勇;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兰卉;日本传统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肖薇;儒家思想对韩国德育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涂菁菁;论我国成人公民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建英;当代台湾学校公民教育透视[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武鹏;韩国高校德育实施方法及其借鉴意义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禹明坤;中国的“新加坡热”现象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郑宇翔;民办中学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及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8 刘钢;中国和新加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D];复旦大学;2011年
9 车环平;我国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亚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价值与选择[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德荣,苏宝珠;狠抓素质教育 创办特色学校[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1期
2 胡传明,李晓衡,廖俊英;邓小平教育思想体系及其特色浅论[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张互助;论我国古代私学的特色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7期
4 董莉萍;;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彰显特色[J];黑龙江史志;2009年21期
5 沈雅芬,陆振生;试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6 韩艳梅;管窥当前台湾语文课程发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沙莉;;美国名校教育理念特色巡礼[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范玉红;;坚持正确方向 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J];卫生职业教育;2010年01期
9 陈季林;提高素质 以师为主 加强实践 办出特色——从课程体系谈我校学生的培养模式[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1期
10 徐仲安;名牌学校形成与发展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名牌学校个案研究报告[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程东元;刘雍潜;;AECT新定义的特色与启示[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2 徐轲;;师范院校法学学科应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本文编号:1385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385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