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本文关键词:创造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出处:《兰台世界》2014年S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创造教育 方式关系 知识结构 教育过程 创新精神 智力因素 课外科技活动 教育活动 直接参与者 能力教育
【摘要】:正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直接参与者.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方式关系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和个人素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挑战能力及丰富知识结构,具有时代活力的人才。对于学生来讲,他们要从模仿中学会创造。创造教育的具体实施从根本上要依赖于教师。所以,创造教育对教师自身素质有以下要求:一、教师对教育过程中创造性培养的正确认识教师以创造性的劳动,培养具有创新意
[Abstract]:Regular teachers are direct participants i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and teaching methods are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knowledge and personal qualities. Cultivating students' creativity is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teaching. The goal of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talented people with innovative spirit, challenging ability and rich knowledge structure, with the vitality of the times. They should learn to create from imitation.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of creative education depends on teachers fundamentally. Therefore, creative education has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 to teachers' own quality: 1. Teachers'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Creative cultivation in the course of Education
【作者单位】: 营口市经济技术学校;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营口市经济技术学校蔺娜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直接参与者.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方式关系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和个人素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挑战能力及丰富知识结构,具有时代活力的人才。对于学生来讲,他们要从模仿中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一彤;什么是创造教育[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Z1期
2 刘惠琴,林功实,白永毅;国内外创造教育浅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03期
3 薛蓉;;创造教育的认识误区及其匡正[J];高教与经济;2001年03期
4 李建忠;搞好“一课三延伸” 加强创造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05期
5 白树全;高职要开展创造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1年02期
6 陈萍;教师应怎样实施创造教育[J];中等医学教育;2001年02期
7 宋秋蓉;大学创造教育要再现学者精神[J];吉林教育科学;2001年04期
8 薛蓉;创造教育的认识误区及其匡正[J];江苏高教;2001年03期
9 薛蓉;创造教育的认识误区及其匡正[J];教育评论;2001年02期
10 荣虹;“创造教育”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相生;孟雪征;郑晓英;;创造教育的内涵及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张军瑾;;让创造成为一种理想——和田路小学创造教育之探索[A];探索科技创新人才成才之路[C];2010年
3 章灵深;;发展创造教育 培养新型人才[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4 车丽萍;;创造教育的课程设计模式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解心胜;;论创造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创造,让教育更有梦——中创会创教委与上海的创造教育研究与实践[A];全国“推动协同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杨进发;;陶行知先生与创造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8 杨进发;;陶行知先生与创造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9 张春梅;;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迎接和创造教育改革的伟大新时代[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于凌宇;;知识经济呼唤创造教育[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辛成;“创造教育”应该进课堂[N];铜川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景东旭;课堂应该更加重视“创造教育”[N];咸阳日报;2009年
3 李金起;创造教育应该淡化吗?[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苏军;创造教育并非尖子生的专利[N];文汇报;2012年
5 宁新春;“照顾”无法创造教育公平[N];浙江日报;2014年
6 俞吾金;对“创造教育”的前提性反思[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育新;教改催生“创造教育丛书”[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8 席隆乾(书评人);在创造教育研究的道路上踽踽笃行[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9 秦鹏;浅谈创造教育与美术教学[N];莱芜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左丹 姚学文 通讯员 陈玉英;创造教育,激发孩子们的潜能[N];湖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莉君;创造教育障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田友谊;创造教育环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庆;创造教育的评价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孙瑶君;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展创造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兰州大学;2010年
3 张晓宇;创造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4 朱红莉;成物与成己的融合:创造教育目标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薄建国;论大学创造教育的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文利;面向新世纪高校创造教育教学模式的建构[D];河北大学;2000年
7 丁红娟;创造教育与创造性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邰宜娟;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9 许映建;中小学生创造素质及其教育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孟陶宁;陶行之创造教育思想和语文教育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97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397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