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研形式引领教师课改实践
本文关键词:创新教研形式引领教师课改实践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课改实践 教研形式 共享心智模式 实践智慧 内在化 表出 认知结构 螺旋上升 显性化 情景再现
【摘要】:正教师的课改实践需要创新教研形式予以引领,通过营造创始场、对话场、系统化场和练习场,引导教师经历共同化、表出化、联结化和内在化这样一个知识螺旋上升的过程,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中增长实践智慧,一步一步取得课改新成果。共同化指的是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是个体隐性知识的激活并在个体间不断传递的过程。共同化的关键是让教师通过观察、模仿和体验,彼此交换感受、情绪和经验,共享心智模式。
[Abstract]:Practice needs the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research form to be leading is teacher's class, by creating a founding field, dialogue, systematic field and practice field, guide teachers experience, externaliz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process, linking such a knowledge spiral, growth of practical wisdom in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acit knowledge and explicit knowledge in a step by step to obtain new results. The common curriculum refers to tacit knowledge conversion of tacit knowledge, and is a process of activation of individual tacit knowledge transfer in time between individuals. The common key is to let teachers through observation, imitation and exchange of experience, feelings, emotions and experience, shared mental model.
【作者单位】: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教师的课改实践需要创新教研形式予以引领,通过营造创始场、对话场、系统化场和练习场,引导教师经历共同化、表出化、联结化和内在化这样一个知识螺旋上升的过程,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中增长实践智慧,一步一步取得课改新成果。 共同化指的是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晓清;;让教师在课改实践中成长为智者[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6期
2 ;青浦区 整合资源 城乡联合 关注行动 全面创新教研活动[J];计算机教与学;2005年Z1期
3 吴晓阳;对信息技术课新课改实践的几点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4 和学新;;理性反思,推进课改实践深入发展[J];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01期
5 齐明;王云建;;课改棋局[J];教育;2005年01期
6 许元升;;两年课改实践的回顾与反思[J];青海教育;2005年12期
7 罗军;;课改,行进才是硬道理——写在《反思,在课改艰难行进时》之后[J];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12期
8 耿力前;;在新一轮课改实践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07期
9 聂君良;;让课改目标与现实教学接轨[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6年09期
10 谢刚;;教师应在课改教学中保持三种正确心态[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汇文中学副校长 张永泉;在新课改实践中探索、建构、成长[N];天津教育报;2007年
2 马军林;新课改实践心得[N];伊犁日报(汉);2007年
3 本报记者 刘西艳 辛成;课改热中的冷思考[N];铜川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望剑 尚志鹏 整理;如何面对“吵闹”课堂[N];宜昌日报;2005年
5 王丽鹃;拿什么来对待你,,我的课改[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朱丽娅 实习生 张卓 记者 陈丽;培养科研型教师 促进专业化发展[N];锦州日报;2005年
7 刘玉江;新课程改革与校长角色定位[N];临汾日报;2005年
8 湖北省武穴市教育局 刘继胜 夏祖瑞;组织者 管理者 实践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 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全国师德标兵、特级教师 李国华 无锡市江南中学 无锡市优秀校长 殷智新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 省“333”工程培养对象 王蕾 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 无锡市学科带头人 郑明秋 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无锡市名教师 乔炜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全国职教“百名杰出校长” 孙俊台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 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 王菊娣 无锡市第一中学 无锡市优秀校长、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唐加俊;“现代教师精神与素养”论坛[N];无锡日报;2007年
10 阜宁县城北初级中学 沈明光;构建“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波;新课改背景下教学价值冲突与调适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05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405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