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亲近自然:工匠实践的知识分子与实验主义的兴起

发布时间:2018-01-19 16:22

  本文关键词: 工匠-知识分子 工具和仪器 艺术家-工程师 机械自然观 工艺大师-哲学家-科学家 实验主义 出处:《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5世纪时,随着世俗王权扩张和生产力发展,不断增大的自由劳动者阶级和自由手工业者阶级以及雇主,积极寻求节省劳动的新办法,使得重大实用发明超乎人们的想象。在这一社会变革浪潮中,工匠和艺人的地位得到提升,工艺技能开始向学问领域合并,这既导致了近代人关于世界的本体论转变,也开启了实践工艺、贸易技能与哲学和数学抽象原则以及文学技能的结合。随着机械自然观的兴起,自然作为技巧产物的观念置换了希腊人的理论理想。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工程师既是实验主义理念的重要奠基者,也是实验主义物质基础——工具和仪器——的奠基人,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在实验哲学的意义上,与之可比较的是伽利略式的工艺大师-哲学家-科学家。因为,尽管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以工具和仪器为中枢的,但它们的发展却是由关于自然知识的哲学-科学理性及其发展所导引、所规定、所促成的。
[Abstract]:In 15th century, with the expansion of secular Wang Qua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the ever-increasing class of free laborers, free craftsmen and employers actively sought new ways to save labor. In this wave of social change, craftsmen and entertainers were promoted, and craftsmanship began to merge into the field of learning. This not only led to the ont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man about the world, but also opened the practice of technology, trade skills and philosophy and mathematical abstract principles, as well as literary skills, with the rise of mechanical natural view. The idea of nature as a product of skill replaced the theoretical ideal of the Greeks. The artist-engineer of this period was an important founder of the idea of experimentalism. It is also the founder of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of experimentalism tools and instrumentsbut its limitation is also obvious in the sense of experimental philosophy. Comparable to this is the Galileo craftsman-philosopher-scientist, because, despite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 since the Renaissance, tools and instruments are at the centre. But their development is guided by philosophy-scientific reason and its development about natural knowledge.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关于西方科学文化之渊源与嬗变的历史梳理和哲学考察”(项目批准号:12YJA720006)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历史地看,经验认知对于喜欢沉思的古希腊人来说是异己的认知类型,原因是当时沉思态度占统治地位,古希腊圣贤厌恶那些具体实践的东西。([1],p.223)欧洲中世纪知识分子虽也有一些实践文化活动,但他们的主流文化是关于宗教信仰的理性论证。然而,文艺复兴学者却强调经验在知识基础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其亮;;试论数学理性精神与人文的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彭启福;论科学的目标追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黄跃庆;文明来自西亚和北非——试论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渊源[J];阿拉伯世界;2003年02期

4 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03期

5 周放;;阿拉伯翻译运动中的“科技翻译”[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01期

6 贺长元;;原始发明的内涵,特点、主体与路径[J];安庆科技;2011年03期

7 郭自力;基因治疗与法律调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师曾志;网络环境下出版理念的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翟秀文,巨乃岐,张志国,卢晓莉;“第一生产力理论”与知识经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陈洪捷;论寂寞与学术工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维杰;;基于心理学方法论扩展性探索的心理学理论创新[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师曾志;;网络环境下传统学术传播模式的变革及构建[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段冬林;李小鲁;;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刘益宇;;两种信仰系统的“和而不同”——科学与宗教交融何以可能[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5 付恒阳;段联合;;论科学发现的非偶然性——默顿的科学多重发现思想评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陈其荣;;唯科学主义:基本特征、合理性与局限性及其超越[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强亦忠;张学光;;科技史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8 王翔;;略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推进中的十大关系[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淼洋;;世界性、多元性、互补性——比较哲学研究的现状和前景[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10 韩彩英;;关于西方哲学-科学之形式逻辑范式的理性批判[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邝小军;科技工作者社会分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吴恺;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李蓉;论库恩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D];武汉大学;2010年

6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丁可;艺舟双辑:理性与直觉[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刘辉;科研诚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U,

本文编号:1444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444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f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