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应用型微博社群中的学习参与实证分析——以新浪“新媒体研究”课程微群为例
本文关键词: 教学微群 学习参与 实证分析 出处:《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基于微博社群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学习参与是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体现,是有效教学和过程性评价的显著标志,它的引入和分析对于评价学生学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新浪"新媒体研究"课程微群为例,对学生的参与数量、参与深度和参与内容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整体参与积极性较高、学习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且参与深度逐渐提升,但同时也发现学生之间参与数量不均衡、部分学生参与深度不高、参与过程存在不良动机等问题。针对学生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基于微群的课程教学建议,以期为后续的教学改进提供借鉴和参考。
[Abstract]:In the course teaching process based on Weibo community, learning participation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students' subjectivity and a significant symbol of effective teaching and process evaluation. Its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valuate students' academic development. Taking the micro-group of Sina "New Media Research" cour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number, depth and content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ents' overall participation enthusiasm is high, the learning content involves a wide range and the depth of participation is gradually improved, but also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s not balanced, and som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depth is not high.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the researchers put forward some teaching suggestions based on micro-group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further teaching improvement.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国家级青年课题“‘微博’对大学生交往行为影响及其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编号:CCA110108) 2014年度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一般项目“教育微博社群中的学习参与研究”(项目编号:2014YYB100) 2012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参与是一种基本的行为表现和精神需求,是人们发展自己、表现自己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参与是形成师生关系的前提,是创造性教学活动的行为基础,在衡量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自身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然而,目前在多数高校课程教学中,讲授式教学模式仍占据主导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云;;基于微博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研究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2 张豪锋;杨绪辉;;微群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探索[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3 朱文辉;靳玉乐;;网络化合作活动学习对教育硕士在线学习参与度影响的行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卜荣华;;学习动机研究综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章帆;郭福;刘建萍;;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路径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马艾芹;;班人治班——班级管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才智;2008年03期
4 曹蕾;;我国高职院校数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才智;2010年13期
5 贺迈;;浅议教学管理中组织与教学组织管理[J];才智;2011年11期
6 欧阳溅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析[J];才智;2011年17期
7 袁地;袁素真;;开放性物理实验教学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3期
8 郝跃伟;李向荣;;构建和谐校园之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9 齐艳娟,辛红,邓丽;结合化学教学 培养创新意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10 江万平;高中学生学习动机强弱化的成因与对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波;;内蒙古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邹艳;崔廷军;;大学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合理认知结构的实践探索[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程桂兰;黎贵湘;;寓情感培养于临床护理带教中[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葛青;;强化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动作技能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研究[A];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洁璇;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登兵;基于信息和理性的博弈均衡实现途径及其效率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王瑾;小学数学课程中归纳推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邱红松;初中几何课堂教学过程重构与视频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海涛;基于问题的校长培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范文贵;数学探究学习内涵与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光明;数学教学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斌;中学数学活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宝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张彦峰;江西省本科院校乒乓球选项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卓尔;城郊接合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杨欢;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指导策略的实践与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义红;高中文科生数学课堂参与情况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陈荣烂;高中数学最值问题的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杨似君;职高电子专业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及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9 吴小艳;高职数学微积分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李楠;中职生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睿;万力勇;国桂环;;微博在教育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模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8期
2 林书兵;徐晓东;;微博客及其教育应用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3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4 彭艳虹;;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调查分析[J];大学时代论坛;2006年02期
5 张斌贤;翟东升;;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前瞻[J];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6 王文岚;黄甫全;;小学教育硕士课程中开展合作活动学习的探索[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5期
7 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1期
8 张豪锋;李海龙;;网络学习障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高鸽;;浅谈互联网在现代成人教育中的应用——在函授教育工学矛盾中的应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10 李素敏;李旋;;从规模与质量角度审视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惠贤;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年06期
2 肖龙海;课堂协商的一种方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年06期
3 顾锡平;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J];教育评论;2001年06期
4 朱琳;学习化社区的构建策略及政策措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10期
5 柳栋,王天蓉,汪佳敏,陆爱民,张来春;网上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1期
6 李奇;谈学习环境的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04年01期
7 李红波,张雪怡;《心理卫生》网络学习社区的重建[J];高教论坛;2004年02期
8 张丽艳,孙邵立;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张勇;学习资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10 郝贵生;对“学习”本质的哲学思考[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智敏;;论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惠芳;;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创新学习之我见[A];中国名校卷(湖南卷)[C];2013年
3 王三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4 何炜虎;;浅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5 吴桂仙;;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角色观[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6 王传莲;;《小学生自主(或合作)(或探究)学习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7 罗莲;;浅谈班主任如何营造班级的良好学习环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8 王开良;耿琼华;;浅谈数学“生本”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9 车桂玲;;浅谈英语学习中独立性学习方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10 张应国;;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几点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春(作者单位:广西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做学习型公民 不断提升人的素质[N];广西日报;2003年
2 启东市紫薇小学 杨森森;在探究中学习 在学习中探究[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3 无锡市东亭中学 周小伟;课题学习——为数学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N];江苏法制报;2007年
4 许建华;学习流引擎 教育服务竞风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李亚杰;学习: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石[N];光明日报;2007年
6 冯志阳;用管理手段应对学习[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永安市曹远学区 廖应莲;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N];三明日报;2008年
8 巢湖日报社党组书记 总编辑 杨睿;谈学习与思考[N];巢湖日报;2008年
9 陈贞彬;泰山铝业党总支让理论中心组学习“活”起来[N];中华新闻报;2008年
10 张家洼街道成技校 宋敏芳;注重合作学习的实效性[N];莱芜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薛晶晶;美国和泰国学习者汉语普通话阳平与上声习得的实验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3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姚德明;终身学习与组织学习和组织发展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崔国富;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教育的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永锋;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弋文武;农村教师学习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朱敏;国外终身学习政策推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金慧;学习支持问题库的设计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孙传远;教师学习:期望与现实[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倩;教师职后研究性学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安平;基于3G的移动学习在野外实习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艳;基于网络学习方式分析的学习网站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东;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袁红娟;基于Blending Learning理念的研究性学习[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严加平;学习风格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玉文;论“研究性学习”理念[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8 杨建民;基于微博的微型学习资源共建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9 程薇;知识生成视角下的工作场所学习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10 林艳;网络课程中学习资源的生态化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57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457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