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困局的成因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8-03-24 09:17

  本文选题:随迁子女 切入点:分省定额 出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后,又面临着高考升学的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障碍因素主要包括不公平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不合理的分省高考招生政策、浓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不均衡的教育资源配置格局。有效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解除教育与户籍挂钩,关键在于改革分省高考制度,而建立科学有效的改革机制则为其提供有效的保障。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population mobili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requent. The obstacles to this dilemma include the unfair urban-rural du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the unreasonable enrollment policy of the provinci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trong local protectionism and uneven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e premise of effectively solving the problem is to remove the linkage between education and household registration, and the key lies in the reform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by prov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reform mechanism provides an effective guarantee for it.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模式研究”(11YJA880025)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肖红;;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途径[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2 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08期

3 陈上,仁李兵;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Z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彪;;论徘徊于计划和市场之间的政府角色[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段礼乐;;消费转型与消费者保护制度的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3 焦海涛;;论“促进型”经济法的优越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赵红;;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张申;;从女大学生就业难看性别歧视[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5期

6 王华斌;陈世永;马婉娟;;和谐视角下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刘桂玲;;教育公平理性之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郭景萍;现代社会工作的基本特征:制度化利他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9 周光权;行为无价值论之提倡[J];比较法研究;2003年05期

10 吴建芳,赵正;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晶晶;;择校:促进还是抑制教育公平?[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肖唐镖;;乡村建设:概念分析与新近研究[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徐琴;;体制外贫困社群的生产与再生产[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王烽;;我国现阶段教育不公平的突出表现及其原因[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5 管艳琴;王鹭娟;;完善财政拨款体制 促进高等教育公平[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李晶晶;娄星;;教育券—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的可行方式[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田志磊;袁连生;;地区间城乡义务教育公平差异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付克义;;增强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意识形态和执政绩效[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9 徐双敏;罗重谱;;新农村建设中政府投资乡村社会资本的策略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宜安;杨孔炽;;走向社会公平与和谐的现实之路──兼析福建省终身教育立法的内容特点与意义[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恺;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刘权政;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燕华;大学科研合作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程瑛;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资源竞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杜玉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爱萍;非营利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骆勇;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魏云;压力型体制下的行政问责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张玉刚;发展职业型高等教育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从我国城乡差异看音乐教育公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佳娟;哈尔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刘玉桂;转型期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田丰;默顿社会失范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强;地方综合性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的困境与对策[D];湘潭大学;2009年

6 吴晓玲;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杜德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方美红;城乡差别视角中农村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李亚楠;边缘学生的形成[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10 索长清;城市弱势群体子女早期教育现状调查[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初越;中国呼唤教育公平[J];决策探索;2005年06期

2 唐琼;;论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秦平;;促进教育公平的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8期

4 ;2007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部署 着力推进教育公平 促进和谐安徽建设[J];安徽教育;2007年02期

5 ;教育w鸞J];教育;2007年13期

6 张红蕊;;教育公平何时突破“玻璃天花板”[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07年03期

7 平泳佳;薛婷彦;;“教育公平是我最牵挂的事情” 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与农民工子女共迎开学[J];上海教育;2008年05期

8 王艳艳;陈齐龙;;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财政投入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下);2008年06期

9 石宪华;;孔子兴办私学与公平教育[J];吉林教育;2008年30期

10 乔小明;;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 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丘利进;;浅论教育公平与民办教育[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肖明华;冶进海;;民办学校在教育公平中的和谐作用[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肖明华;冶进海;;民办学校在教育公平中的和谐作用[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4 杨璐情;;教育公平是一种力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5 张彤华;;教育公平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权力;;农村的教育贫困与实现教育公平[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朱贤勇;;实现教育公平 构建和谐农村[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文章选编[C];2007年

8 马欣;;促进教育公平与建设和谐社会[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冯星灿;;试论高考“非考试竞争”与教育公平[A];探索与创新——《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9年

10 李涛;邬志辉;;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什么统筹?什么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视阈下的“统筹治理论”建构[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关注教育公平[N];大连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胡洪月;教育公平[N];河北农民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马小丽;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和谐发展[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周兆军;期待教改新局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倪蔚薇;教育公平,看高位均衡[N];无锡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淼;纵深推进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N];青岛日报;2009年

7 张文铨;推动教育先行促进教育公平[N];闽北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蒋廷玉 本报实习生 葛灵丹;教育公平,如何变薄弱点为着力点[N];新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郑峥;促进教育公平 普惠城乡学生[N];宁夏日报;2010年

10 罗芝家;富顺教育今年重点抓好十项工作[N];自贡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王瑜;公平视域下美国义务教育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蒋云芳;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以促进公平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李淼;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6 崔青松;教育公平视阈下W县义务教育经费的历史考察(1978-2011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8 李海生;教育券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庞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瑞典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润洲;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2 任荣;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公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慧兰;陕西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施盛威;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教育公平[D];苏州大学;2007年

5 焦红艳;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6 叶纪林;试论教育公平[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伟;教育公平问题的伦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8 苏颖怡;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8年

9 张露;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10 海洁;促进教育公平的政府行为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576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6576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d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