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自我控制团体辅导对研究生学业拖延的改善

发布时间:2018-03-26 16:10

  本文选题:自我控制 切入点:学业拖延 出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02期


【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控制团体辅导对研究生学业拖延的改善。方法选取20名有学业拖延倾向的研究生为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人,实验组进行8次团体辅导,在团体辅导前、辅导后以及结束后2月对所有被试施测自我控制调查问卷、硕士研究生学业拖延问卷。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的拖延倾向无显著差异(t=0.118,P0.05),自我控制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2,P0.05)。实验组后测、追踪测试的自我控制得分高于前测,而拖延倾向得分均低于前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控制总分的分组主效应非常显著(F=9.120,P0.01),时间主效应显著(F=3.915,P0.05),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4.087,P0.05);拖延倾向的分组主效应显著(F=6.850,P0.05),时间主效应显著(F=4.947,P0.05),分组与时间交互效应显著(F=5.552,P0.05)。结论团体辅导能有效提高研究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改善研究生的学业拖延状况。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rovement of self-controlled group counseling on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of postgraduates. Methods Twenty postgraduates with tendency of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n = 10) and control group (n = 10). Before, after and 2 months after group counseling, self-control questionnaires were administered to all subjects, and the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questionnaire for graduate students was conducted. Results the results of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rocrastination tendency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score of self-control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score of self-control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post-test group, the self-control score of the follow-up tes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re-test. The scores of procrastination tendency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pre-test. The group main effect of total self-control score is very significant, the time main effect is very significant, the time main effect is significan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roup and time is very significant, the group main effect of procrastination tendency is significant, the main effect of procrastination is significant, the main effect of time is significant, and the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group and time is significant. Conclusion Group counsel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lf-control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mprove the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G4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尚云,李辉,高俊;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5期

2 齐金玲;李辉;;残疾大学生自信心团体辅导效果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3 熊庆秋;;团体辅导提升高师专科生心理弹性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9期

4 李杰;李晓丽;七十三;李凤杰;;时间管理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9期

5 吴九君;郑日昌;田宝伟;;大学生心理和谐团体辅导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10期

6 侯yN;盖乃诚;;大学生学业拖延现状与原因[J];心理研究;2008年04期

7 陈智敏;贾义敏;;大学生学业拖延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潘发达;黄珏;王柳生;;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井铭;我校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和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赵静;齐玉龙;王岚;;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研究现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魏爽;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我成长小组”模式初探[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4 汪明春;;学习自我效能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3期

5 高淑芳;赵海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探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6 索红杰;刘志鹏;孟娟;毛伟琴;张玉玲;张龙斐;;团体训练对高校大学生人格影响的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网球教学课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王书;;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概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3期

8 韩晓雨;;团体辅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9 张秀敏;张志华;;信息类高校网络依赖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设计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李菊顺;车广秀;罗孝友;;海南省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洋;李芳;;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2 朱丽霞;;团体沙盘游戏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3 蔡东霞;;浅析团体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婕;徐武;张晔;;团体咨询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邓旭阳;;内地新生在香港高校适应心理团体辅导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邢静南;;贫困生团体辅导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长辉;曹杨;关涛;潘国良;;36例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团体心理辅导疗效观察[A];首届全国网络成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袁小红;曹新妹;王群;钱雅奋;陈芬荣;徐昕;;团体心理护理对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三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石磊;陈珑;毕竟优;李敏;钱嘉骏;黄振寰;;军校学员心理弹性与军校生活适应[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朱仰琴;杨少龙;;在研究生教育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问题及对策[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耿耀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冲动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其心理干预[D];中南大学;2006年

2 姜峰;大学生团体心理干预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3 张爱宁;观影疗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5 梅峰;临床心理学视野下的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张爱华;意外创伤者的心理弹性及其发展模型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7 张帆;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新奎;团体辅导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富伟丽;团体辅导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0年

3 许荻枫;团体辅导提升管理胜任力的探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玲;影响不孕不育患者生活质量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及心理干预的研究[D];潍坊医学院;2009年

5 白杰;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的实效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杨东蕾;团体辅导改善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段润芳;自信心训练对高职生社交焦虑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张文墨;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对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易旭灿;劳教人员希望问卷的编制及其干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付秀华;理性情绪疗法团体辅导对失恋群体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霞;郑高洁;;大一新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林崇德;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许燕;;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S1期

4 刘畅;;团体辅导对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有效性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甘开鹏;刘洪;;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1期

6 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吴永强;刘取芝;;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与自我和谐、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9 崔光成,张丽宏 ,赵阿勐 ,姚齐和;交友小组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10 赵冰洁,陈幼贞;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洋;大学生学习拖延及干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陈保华;大学生学习拖延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桂文;;团体辅导在边远贫困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宁夏师范学院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2 方璐;;初任教师愤怒情绪现状、成因及对策讨论[J];现代交际;2010年12期

3 叶筱珍;;团体辅导——高手过招小学生情绪ABC[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04期

4 曹琼,武大林;研究生的实验室规范化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8年03期

5 田宏碧,陈家麟;对我国研究生性教育的认识及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09期

6 赵丽娜;;浅析当代研究生的心理危机及应对策略[J];台声.新视角;2006年01期

7 黄小忠;徐儿;徐芸;;大学生自我肯定团体心理辅导效果[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5期

8 商俊明;;论在校研究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及其缓解[J];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程萍;;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其对策[J];大学时代(B版);2006年10期

10 沈雪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敏;姚本先;姚本先;;研究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张会平;史卉;;团体心理辅导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实效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张海音;孙洲;;人际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状况的实证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4 张海音;;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研究报告[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赵小青;;对团体辅导课程设计的几点思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范奉莲;王光荣;;团体辅导——促进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樊富珉;官锐园;;身心灵综合健康团体辅导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一种华人心理辅导模式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赵小青;李志芳;;高校团体辅导的现状与发展[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陈建华;江晓萍;;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春玲;;学校生活技能教育在高一学生中的团体辅导[A];玉溪市第四届精神科学术年会暨心身疾病综合治疗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钟文倩;文凭不代表生活[N];上海金融报;2005年

2 葛金华 孙粤文;江苏工院三学生获创新计划资助[N];中国化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蔡冬梅;大漠留香[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4 季谭;教育部:农民工子女上学工作机制初步形成[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张国宪;低龄就业与大龄考研[N];中国人口报;2003年

6 记者 徐飞鹏;全市中学教师一半出自首师大[N];北京日报;2005年

7 记者 刘新其 实习生 龙超凡;湖北又有千名资教生乡镇任教[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高文斌;子不教,父何“过”?[N];健康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陈欣然;为学生的心灵开一扇窗[N];天津教育报;2010年

10 记者 张守帅;23所高校结对帮助灾区师生[N];四川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正云;儿童心理辅导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江洋;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预期性、发展性及差异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8 刘家访;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秀菊;团体辅导对内蒙古高职院校贫困生自我认知的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付秀华;理性情绪疗法团体辅导对失恋群体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武彦培;初中生社会适应性的团体辅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夏海燕;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袁丽丽;大学生职业同一性的测量及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小忠;高中同伴辅导员技能作用效果比较的实验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慧玲;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自我接纳与团体辅导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胡会丽;一般自我效能感训练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9 李小霞;团体辅导对初中生自信心培养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张亚;催眠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与治疗中的应用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68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668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8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