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看战后德国的社会变化
本文选题:战后德国 + 教育体制 ; 参考:《学术论坛》2014年01期
【摘要】:战后德国教育体制中最能显出其自身特点的地方,莫过于将中学分成三类:基础中学、一般中学和高级中学。前两类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中,第一类培养简单操作人员,第二类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支撑的工作人员,第三类培养开发性或创造性人才,即以后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这种在中学阶段就进行分流的教育体制与社会需求有着紧密的切合,它将大部分人引向了社会大量需要的应用性领域,而只有少数人被引向要求高的创造性或开发性工作岗位。这不仅使不同层面的教育与不同层面的社会需求之间有着高度吻合,也使各层面教育守住了其应有的边界,尤其是高等教育。战后德国高等教育之所以有着世界范围内很好的含金量,就是与其没有转向大众化,始终坚守培养社会精英的目标有关。职业生涯中岗位与文凭的紧密吻合在西方世界是除了德国之外很少见的。因此,教育参与结构的变化在战后德国清晰地展现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Abstract]:In the postwar German educational system, there is nothing more distinctive than the classific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s into three categories: basic middle schools, general middle schools and high schools. The first two types train applied talents, among which, the first type trains simple operators, the second type trains staff with certain knowledge support, and the third category trains exploitative or creative talents, that is, those who enter university to receive higher education later. The educational system, which distributes in the middle school stage, is closely suited to the social needs. It leads the majority of people to the applied fields that the society needs a great deal, while only a few people are led to creative or developmental jobs that require high levels of creativity. This not only makes different levels of education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social needs have a high coincidence, but also makes all levels of education to guard its due boundaries, especially higher education. The reason why German higher education has a good gold content in the world after the war is that it does not turn to popularization and always adheres to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social elite. The close match between a career and a diploma is rare in the Western world except in Germany. Therefore, the change of educational participation structure clearly showed the change of social structure in postwar Germany.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战后德国经济、社会结构和阶级构成的变化研究”(09BSS016)
【分类号】:G55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东华;任中平;;社会阶层结构的优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黑河学刊;2007年03期
2 纪江明;;消费文化的社会意义及消费文化阶层结构的形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郭继林;;社会阶层结构与和谐社会发展[J];晋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游丽艳;;推进社会阶层关系和谐发展——以福建阶层关系建设为例[J];三明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陈冬生;;建设新农村要重视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合理化[J];理论前沿;2007年22期
6 钟立华;徐斌;;农村阶层结构变化与农村社会稳定——对农村强势群体的审视[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7 李爱敏;;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及其历史意义[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李爱敏;;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动与执政党历史方位转变[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9 徐九卿;;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1985年S1期
10 张天保;吴国栋;王立生;;波兰教育体制考察报告[J];全球教育展望;198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芳苓;;建国60年与贵州职业结构变迁[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周芳苓;;“两欠”地区职业结构的变迁及发展——以贵州省为典型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游长虹;杨娅玲;;太原市职业结构变化与劳动保护改革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史昭乐;;西部地区阶层结构的形态、成因及其对策——以镇宁自治县为例[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裴娣娜;;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与教育体制的改革[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6 张路雄;;现代化、市场化下的中国教育体制[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7 王林;吴有富;;中法教育体制对比与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于洪波;;日本近代的国家主义教育理念——以“近代学校之父”森有礼为中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郑永彪;;中国高校推进教育创新的若干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伟娜;;当代中国社会中间阶层与成人教育[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立华;“一团乱麻”的教育体制迷墙[N];中国商报;2005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范敏;践行生态园林需突破传统观念完善教育体制[N];中国花卉报;2008年
3 方舟子;如何鉴别“克莱登”大学[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王玉宝;期待革新的步伐[N];浙江日报;2011年
5 广东教育杂志社 黄日暖 深圳市北师大南山附中高级教师 杨先武;为什么推不出奇才偏才怪才[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邓海建;给“退学圆梦”来点掌声[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唐彬;教育改革当被寄予更多期望[N];东莞日报;2008年
8 本报通讯员 侯宏虹 本报记者 朱振国;贝瑞特博士谈教育与创新[N];光明日报;2005年
9 蔡f ;建立需求导向型的教育体制[N];文汇报;2003年
10 朱敏;促进均衡发展 实现教育公平[N];无锡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宇强;我国职业结构变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许江媛;加拿大公共教育发展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彦军;日本劳动力技能形成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余佳;“全球城市”的经济特质与二元劳动力市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高勇泽;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董运生;地位不一致与阶层结构变迁[D];吉林大学;2006年
7 陈新华;铜表面仿生结构的构建及其浸润性调控[D];河南大学;2009年
8 赵玉洁;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王丰;新中国六十年艺术教育的实践进展与理论创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10 钱柏太;金属基体上超疏水表面的制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德成;高学历青年群体何以结构性失位?[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2 罗小青;当代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邵君;卢修斯D.克莱与战后德国重建(1945-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时昱;城市居民阶层结构的社会认知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5 唐艳宾;阶层和谐视角下优化我国阶层结构的政策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马端辉;产业—职业结构演变的比较研究: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D];浙江大学;2004年
7 张宁;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程慧;我国女性职业结构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09年
9 陈云法;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段保同;主要发达国家教练员教育体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97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797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