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多阶渐进”提升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9 06:27

  本文选题:多阶渐进 +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 ; 参考:《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01期


【摘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突破口是当前经济形势与社会背景下破解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局的学界共识,各院校分流培养的实践尝试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但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形势下,应该首先厘清教育技术实践能力的层次结构,规划多阶渐进的实践项目,构建开放有效的实践活动环节,进而以此为中心,从现有实验设备高效利用与新资源环境建设、实验教师与专职教师素养发展、互为双赢的校企合作策略、持续跟进式的毕业生初职支持等多方面探索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方法。
[Abstract]:Taking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bility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is the academic consensus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of the graduates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major under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and social background. The practical attempt of diverting cultivation in var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lso given us a lot of enlightenment. However, the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graduates is a systematic engineering, especially under the situation of increasingly detailed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irst, and to plan multi-step progressive practical projects. To construct an open and effective practical activity link, and then take this as the center, from the existing experimental equipment efficient utilization and the new resources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the experiment teacher and the full-time teacher accomplishment development, mutually is the win-win cooperation strategy between the school and the enterpris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easures and method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education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基金】: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及渤海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多阶渐进促进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bhj057B)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0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茹宏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2 徐福荫;黄慕雄;张学波;叶力汉;胡小勇;;创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3 石新茂;;砸开技术黑箱 融入教育实践——教育技术解困之路[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4 李红美;;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5 杨方琦;;新时期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发展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6 王健;李玉斌;张海燕;付彬彬;;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7 莫庆坤,焦道利,张新贤;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教学的若干问题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衷克定;;教育技术专业的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与实践体系建设[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11期

9 陈琳;;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10期

10 罗维亮;杨岗;;教育技术学专业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与能力[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钦太;黄慕雄;张学波;赖瑜嫦;;传播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当代传播;2010年02期

2 穆桂斌;王坤;;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走向企业的路还有多远[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3 郑忠梅;韦海梅;曹贤中;;地方普通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4 胡钦太;张学波;梁静霞;;基于校内外“双基地”实践的传播学人才培养效果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5 石新茂;;砸开技术黑箱 融入教育实践——教育技术解困之路[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6 徐福荫;黄慕雄;张学波;;加强国家级信息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促进高素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7 李红美;;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8 徐福荫;黄慕雄;张学波;吴鹏泽;黄碧云;付俊;;“教育电视节目编制研究”研究生示范课程设计与开发[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9 韦海梅;陆薇;徐娜;王丹;贺李彬;王巧;;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差异性比较[J];高等理科教育;2009年03期

10 谢卫国;;对于电工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申灵灵;教育技术学本科“视觉素养”课程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伍顺比;历史·现状·策略[D];西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帅;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永生;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军;教育技术学专业科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倪玉兴;基础教育新课改下地方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新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柳春艳;教育技术学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海燕;基于就业能力调查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娟文;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面向企业方向课程设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运锋;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验室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楠;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程腊梅;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福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2 徐福荫;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3 徐福荫,黄慕雄,任光杰;数字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4 茹宏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5 王健;张海燕;李玉斌;张恒庆;;探索校、企、生三方三赢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6 钟柏昌;李艺;;我国教育工程学的现状反思与发展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7 李子运;;教育技术学若干问题的反思——兼论开展教育技术哲学研究之必要性[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8 陈迪;江北战;;“教育技术项目实践”课程教学中的若干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9 王润兰;王跃生;黄金辉;;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10 徐福荫;;信息时代的学与教[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锐东;;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文教资料;2006年12期

2 胡琳;;浅谈案例教学法与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理论与实施[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潘宇;李红梅;夏丹;;高职教育中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8期

4 蔡金明;;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康艳萍;刘紫英;;强化药物分析案例教学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J];宜春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唐海燕;陈伟平;;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相结合[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彭十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04期

8 唐丽娟;刘玮炜;;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策略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4期

9 王现彬;陈闻;;科研训练与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09年11期

10 杨凯;王婧姝;杨昭;杨健全;;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国义;;深化金工实习内涵改革 加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唐雪华;;GIS教育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的初步探讨[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3 苏含英;;加强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新世纪园林人才要求[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4 于晓勇;李振键;;创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改革与实践[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郑爱平;陈宁华;沈晓华;;刍议综合性大学 地学人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员代表大会暨新世纪高等地质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裴昌幸;于晓飞;王汉江;;提高实践能力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重要手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高娟娟;;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刍议[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赵国忱;米志强;;以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A];全国测绘学科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雅君;周宇;;基于实验室开放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海云;隋宇童;张荣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设计[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耿建扩、蔺玉堂 通讯员 唐代清;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N];光明日报;2004年

2 彭阳县三中副校长 刘伟军;实践能力的培养缘何说多做少[N];固原日报;2008年

3 记者 彭泽成、通讯员 彭国平;当兵半月收获不少[N];解放军报;2006年

4 晋城市公路局 郝丽华;试论科学的人才观[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5 郑立琪;品如兰馨业如澜[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记者 简明月;本科生就业率不及中职生[N];重庆商报;2005年

7 楚春霞;高度重视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N];淄博日报;2007年

8 倪颖;冶金工程师的摇篮[N];鞍山日报 ;2008年

9 郭经林;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澳大利亚林业教育[N];农民日报;2005年

10 沈仲滔;华南师范大学:突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磊;工程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辛田;论中学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三朵;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卫国;教育游戏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主动性学习中的应用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群弟;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欠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6 葛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彭春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姬志刚;中学生物实践能力[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仙玲;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李芳;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18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818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f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