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两种哲学取向的教学认识论
本文选题:教学认识论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向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01期
【摘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学理论界对教学本质进行了热烈讨论,并逐步建立起"教学认识论"这一专门研究领域。目前,该研究主要呈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向和后现代主义哲学取向两个范畴,观点分歧集中于认识主体、认识对象、认识方法等方面。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十多年来的成效来看,教学实践一直在不断检验、丰富并具体化教学认识理论,两种理论取向呈现的悖论张力将殊途同归地走向实践的本土化的教学论。
[Abstract]:Since the eighties of last century, the teaching theory circles in our country have carried on the warm discussion to the teaching essence, and gradually established "the teaching epistemology" this specialized research field.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mainly presents Marxist philosophical orientation and post-modernist philosophical orienta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of views focus on the subject, object and method of cognition.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a for more than a decade, the teaching practice has been constantly testing, enriching and concretizing the theory of teaching cognition. The paradoxical tension presented by the two theoretical orientations will lead to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teaching theory of practice in the same wa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吴永军;;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其价值取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8期
2 郭华;研究教学认识的社会性是教学论的重要任务[J];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3 皮连生;吴红耘;;两种取向的教学论与有效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4 孙宽宁;;从课程论教材反思我国的课程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7期
5 杨启亮;;为教学的评价与为评价的教学[J];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6 张华;;试论教学认识的本质[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久奎;胡剑;;试述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下的新课程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徐强;;“主宾之辨”与朱熹的认识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程改荣;;建立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预警机制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黄翠芳;;浅谈选择课程内容的原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5 邓卫华;蒋勇;;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法在数据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4期
6 董根明;;能力为本,通识为基,人文为魂——人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曲佳;何朝峰;;建构主义视野下的缄默知识探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8 崔铭;王换娥;;法商类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及创新实验区构建[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张学智;王夫之的格物知性与由性生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常清;;论理学范畴的文脉演进与式微[J];北方论丛;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蔡剑兴;;试析斯宾塞的科学知识价值观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程龙梅;;构筑德育对话课堂:增强学生德育主体性的有效途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吴培德;;《中庸》之伦理观[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曹美娜;;论“器”[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6 万光军;;儒墨天命观的分梳与互动[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4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明华;基于情境分析的集群企业知识转移机理与模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华梁;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学明;预备数学教师与在职数学教师关于概率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翟海群;《大学英语》文本类型与阅读绩效相关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胡滨;基于ASP的家教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帅敏;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余晓菊;Web2.0环境下的研究生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范艳敏;学习者个体的学习需要分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王本陆;;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张华;;课堂教学的重建:走向研究性教学[J];基础教育课程;2005年01期
5 张琳;;现代性:规范、反思、建构——对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思考[J];江海学刊;2006年01期
6 杨启亮;;合格性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选择[J];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7 邹有华;教学认识论[J];课程.教材.教法;1982年01期
8 刘启迪;;课程理论发展与实践进展——全国第五次课程学术研讨会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0期
9 郭华;;新课改与“穿新鞋走老路”[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1期
10 张廷凯;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上)[J];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艳;;关于教学认识论若干问题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年03期
2 王本陆;教学认识论三题[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3 高云庆;论教学的交往观[J];社科纵横;2001年02期
4 张华龙;;基于实践观的教学认识论——教学认识论核心概念与范畴体系的反思[J];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5 涂荼;;杜威的教学认识论述评[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8年01期
6 朱成科;柳海民;;教学认识论的审思与勾画——历史唯物主义思维向度的检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7 唐俊芳;;教学认识论与交往论下的师生关系阐释[J];考试周刊;2009年21期
8 范寅虎;;教学认识论与教学实践论——关于教学本质的两种不同观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9 宋宁娜;教学认识论和教学理论[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10期
10 张桂敏;;试析道家思想的整体观[J];枣庄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朝珍;教师教学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成科;生成论哲学视阈中的现实教育“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龚道明;激进建构主义教学观评析[D];西南大学;2008年
2 潘新民;我国“新课改理念”的后现代主义倾向评析[D];西南大学;2007年
3 杨四根;从“教学认识论”到“教学诠释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唐敏;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田娟;讲授法对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的价值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6 刘佩佩;钱梦龙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96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896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