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气象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证研究——以“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18 17:47

  本文选题:数字化微型气象站 + 手持技术 ; 参考:《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摘要】: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是一种基于手持技术的先进的便携式气象数据采集系统。着眼于如何将信息技术(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更有效地应用于现行新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研究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使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进行气象学习的知识建构情况、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在研究性学习中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作用。在"活动理论"的指导下,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并通过准实验研究法(非对等前后测实验设计)、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参与型观察与半结构型观察法相结合)、访谈法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为:(1)作为数字化认知工具,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在学生学习气象知识的过程中促进他们的知识建构;(2)与传统学习环境下的学生相比,参与基于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研究性学习的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显著提高。
[Abstract]:Digital micrometeorological station is an advanced portable meteorological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handheld technology. Focusing on how to appl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gital micrometeorological station) more effectively to the research study of the current new curriculum, and to study th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of meteorological study by students using digital micrometeorological station with the suppor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role of Digital Micro Weather Station in developing students' Scientific Inquiry ability in Research-based Learn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activity Theory", this paper designs the research learning project, and adopts the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 (non-equal before and after testing experiment design,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he observation method (participation observation and semi-structure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are used to do empirical research. The conclusion is: 1) as a digital cognitive tool, the digital micrometeorological station promotes students'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meteorological knowledg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research study based on digital micrometeorological station have improved their ability of scientific inquiry.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基金】: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学化学数字化创新实验案例的开发和实施研究”(编号:J11-055)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少明;赵建华;李克东;;基于活动理论的CSCL协作意义建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2 张建伟;知识的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7期

3 彭豪;钱扬义;;“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在我国台湾地区的应用研究进展——中小学校园数字化学习新平台的趋势[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6期

4 雷兰兰;林德丰;;从活动理论看MP-Lab数学课堂的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9期

5 贾义敏;;多媒体学习的科学探索——Richard E. Mayer学术思想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11期

6 钱扬义;彭豪;;基于网络的气象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成效[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1期

7 冯建平;;基于活动理论和布鲁姆教学目标的Web数字化教学模式探究——有感于“Web数字化教学国际暑期班”学习课程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2期

8 彭豪;钱扬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科学研究性学习:模式、实施与成效——以“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2期

9 钱扬义;彭豪;;“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7期

10 钟志贤;;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心理学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晶;;网络虚拟大学物理实验系统辅助教学的探索[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毛艳姣;夏娟;;学习认知理论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运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李黎;;“组块”理论及其在英语单词记忆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4 卢强;郑立坤;;“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活动理论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5 房慧;;经验学习理论视域下有效活动性学习探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6 迟延辉;禹海波;吴文林;杨永泉;张治俊;刘长宇;邵英杰;;信息技术应用于护理教学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年21期

7 张倩;方舟;钱扬义;李玉莹;;专论手持技术在国内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手持技术在国内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教育;2011年10期

8 王军;基于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9 赵长林;知识论发展与课程知识观的嬗变[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10 许燕青;刘林香;刘阳;;试谈网络教学[J];硅谷;2009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会娟;交互记忆系统、学习与创造力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1年

2 于璐;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及其生态学诠释[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陈荣;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越;社会建构论视阈下组织冲突的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赵义泉;超越式学习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洪伟;当代中国中小学纪律实践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伟玉;高校后勤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桂苹;课堂学习中媒体呈现与信息加工关系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吴春雨;医学虚拟实验知识情境的创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彤彤;教师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建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瑞霞;基于AT的应急信息需求分析方法及应用[D];兰州大学;2011年

6 刘刚;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在网络课程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郭艳群;军校学员队学习力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陈明明;桌面虚拟实验中学习者知识建构和迁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会娟;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白花朵;中国电视剧在韩国中高级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春明;黄照翠;;Web3.0及其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展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刘儒德;赵妍;柴松针;徐娟;;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机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钟志贤;王水平;邱婷;;终身学习能力:关联主义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4期

4 钟志贤;教学设计的宗旨: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5 钟志贤;论教学设计中的连续统思维[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6 项国雄,赖晓云;活动理论及其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7 钟志贤;论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8 钱扬义;罗一帆;肖常磊;罗秀玲;叶静怡;;自主开发教育信息技术平台,强化高师生化学教师教育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9 高妙添;;运用“手持技术”在校本课程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新安中学数字化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J];化学教育;2009年08期

10 胡卫平;;科学教育的研究趋势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骏;小学生科学素养测评工具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豪;钱扬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科学研究性学习:模式、实施与成效——以“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2期

2 王屹,贾坷;中学化学教学分层次研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J];化学教育;2004年11期

3 ;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1年09期

4 卢明德;简论研究性学习与创造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4期

5 黄美蓉;关于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1期

6 朱再娥,桂林;怎样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7 杨复平;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J];湖南教育;2003年18期

8 何乃强,臧运秀;重视研究性学习 突出数学学习主体[J];山东教育;2003年08期

9 刘丽娜 ,张玉鹏;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考[J];山东教育;2003年35期

10 靳玉乐,艾兴;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解读——研究性学习系列讲座之一[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亚贤;;成人高等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势与价值探析[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2 穆怀泽;;研究性学习为家校合作搭建桥梁[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3 朱旭南;;关注人文,,彰显个性——浅谈研究性学习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王海燕;;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的几个误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5 李文光;;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A];第六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潘继宗;;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考和探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7 陈洪英;;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王德明;;研究性学习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9 李希周;王菊红;吕晓军;郑利平;;探究体育的研究性学习[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10 兰智高;;研究性学习在力学教学中的尝试[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晓波;国外研究性学习的九种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贵州省贵阳一中 高怡;浅析研究性学习与数学学科的整合[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3 柳春霞;研究性学习的实现[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陈尧;研究性学习释疑[N];辽宁日报;2001年

5 山东日照第三中学 丁原美;研究性学习的思考[N];美术报;2006年

6 夏美萍 博乐市第八中学;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成功[N];博尔塔拉报(汉);2010年

7 黄利锋;研究性学习在国外(一)[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张纪欣;怎样引导研究性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塘沽教育局 乔军;中加研究性学习的对比与思考[N];天津教育报;2007年

10 饶平县钱东中学 陈瑞琴;数学课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探讨[N];潮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海澜;打开学生自我建构之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蒋英;困境与出路:中国美术史课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3 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何强生;语文探究性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高慎英;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凤珍;关于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先锋;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3 蒋金珍;高中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对学生指导的探索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荣秀;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彩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元跃;中学生物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玉森;略论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林景芳;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和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宋春红;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構;研究性学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06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906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e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