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师生关系重构
本文选题:后现代主义 + 师生关系 ; 参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10期
【摘要】:现代师生关系中教师拥有绝对权威,与学生之间存在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造成师生关系二元对立,导致师生关系僵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师生关系以现代理性教育观念为基础,倡导师生间民主平等与对话。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师生关系进行重构,对形成多元的、开放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都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In the moder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eachers have absolute authority, and there is a dominating and dominated relationship with students, which leads to the duality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which leads to the ossification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o a great extent, it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work and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postmodernism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modern rational education and advocates democratic equality and dialogu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On this basi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construct the existing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o form a pluralistic, open and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分类号】:G4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社教;;对话与交往: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师生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孙茂华;董晓波;;知识经济时代师生关系的后现代取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新荣;史涛;王志敏;;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意义研究——以装甲兵工程学院大英教学改革为例[J];成功(教育);2010年09期
2 汪乔山;;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后现代主义观透视[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李壮成,张丽;大学师生关系现状及原因分析[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李壮成;新型大学师生关系及建构[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5 胡守敏;;生态课堂建设的哲学基础: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视角[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范春香;;科学革命观的教学创新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7 王梅菊;赖文;;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影响[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相丽驰;;后现代主义与高等数学教育新视角[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1期
9 宋彩琴;杜元宏;;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下的课堂教学[J];甘肃高师学报;2009年03期
10 刘新荣;钟孟春;;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LOHAS模式改革与实践——以装甲兵工程学院改革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2 黄卫星;对话与交往:当代美育审美价值观建构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昭宁;学校科技风险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张晓苏;认知心理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司雯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乡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2 陈鸿;高中生自主学习现状及指导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孙倩;后现代视角下组织隐性知识转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侯艳华;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课堂对话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升月;交往理论视域下大学本科课堂师生精神互动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卢文文;交往视野下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7 刘春;多元文化下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王梅丽;高中教师反思性教学现状与促进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张显东;后现代主义与高校德育改革[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10 陈翠荣;批判与重构——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教育观念解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三联书店邮购书目[J];读书;2002年03期
2 陈荣庆,吴雯;网络时代的师生关系与教师定位[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郭英,刘宪俊;我国近年来关于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述析[J];教育导刊;2005年08期
5 鲁洁;南京师范大学:一本用生命打开的教育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胡金平;后现代精神观照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审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威廉姆·多尔,王红宇;构建一种新的课程观(上)[J];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06期
8 陈建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俊三,谢丽玲;我国当代师生关系研究范式的扬弃和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4期
2 李敏,姚本先;师生关系的游戏说[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0期
3 易朝晖,郑中兵;从师生关系的历史演变看“理想”师生关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6期
4 漆玲玲;平等、对话、理解:从哲学视角解读师生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张鲁宁;“我—你”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年03期
6 张慧蕾;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年03期
7 马荣秀;谈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04年Z4期
8 吴寿松;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克山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9 汪t/琪;谈师生关系[J];教育探索;2004年02期
10 谢利平;试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红;;浅析师生关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2 方露;;谈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和合师生关系[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巨星;;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A];吉林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获奖论文汇编(特等奖)[C];2011年
4 延晓华;;营造和谐学习氛围,构建新型师生关系[A];中国名校卷(陕西卷)[C];2013年
5 李文;李婧;;新世纪的新型师生关系[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6 张春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7 刘锋;郑钢;赖建维;;中学生师生关系的发展特点及其对自尊影响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杨梅;王立涛;;论师生关系与教育效果[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周学山;;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造最佳的教育效果[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宁夏卷)[C];2010年
10 柳郡郡;江光荣;;教师成人依恋、关系预期与师生互动风格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永忠 王泽新;新型师生关系浅析[N];科技日报;2002年
2 刘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管见[N];甘肃日报;2006年
3 谢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N];广西日报;2006年
4 周振堂;树立平等师生关系理念[N];吉林日报;2007年
5 龙玫;师生关系期待互信平等[N];人民日报;2007年
6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刘宪俊;让网络成为师生关系润滑剂[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容霞;从两起教师受害案反思师生关系的冷漠[N];东方早报;2008年
8 红安四中 耿协金 曾建新;打造良好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N];黄冈日报;2010年
9 李建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N];长治日报;2010年
10 山大华特卧龙学校西校区初中部 刘富强 国树锋;素质教育中要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N];学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伟;师生关系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雷俊霞;关怀理论视野中的师生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晓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廖大鹏;论师生关系的新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香兰;论网络社会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鲍聪;共生性师生关系——对师生关系的一种阐述[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霄;生态学视野下师生关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8 梁敏学;传播技术发展对师生关系影响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9 李雪梅;师生关系:以现代和谐理论为视角的探究和反思[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徐建慧;多元共存:文化视野下师生关系的重塑[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17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917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