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程变革的再思考:基于学校组织的重构
本文选题:课程变革 + 学校组织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26期
【摘要】:学校组织视域下的课程变革应具有渐进性、情境性与自主性等特征,但实然的学校课程变革却表现出激进式、去情境化与依附性共存的特点,使学校课程变革呈现出形式主义、官位主义和反应迟缓等不适应课程变革的行为。学校组织结构应由紧密耦合或松散耦合走向混合型学校组织结构的构建;组织目标应从专注于知识目标的教学转向课程愿景的共同打造;组织参与者应由各自为政转向自主与合作相连通的组织文化的生成;组织技术从单一课程体系走向非线性课程体系的建设,为学校课程变革的深入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Abstract]:The curriculum reform under the school organization perspective should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dual, situational and autonomous, but the real school curriculum reform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dical, dissitutional and dependent coexistence, which makes the school curriculum reform take on formalism. Functionalism and slow response, etc., do not adapt to curriculum change.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school should be changed from tightly coupled or loosely coupl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ixed schoo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the organizational goal should be changed from the teaching focused on the knowledge goal to the curriculum vision. The organizational participants should change from their own administra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ir own and cooperation, and the organizational technology should change from the single curriculum system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onlinear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provides an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reform.
【作者单位】: 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23.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朋,宁彦锋;走向以人为本的学校——美国学校组织变革模型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2 蒋园园;;对教育变革再思考:一种新的混合型学校组织结构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02期
3 吴平;刘国艳;;试论学校变革的路径选择[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01期
4 余小茅;;论我国的课程愿景[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2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爱民;刘宁宁;;后现代课程观的审视与反思[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钟启泉,黄志成,赵中建;开拓比较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视域——兼论比较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3 陈旭远;杨宏丽;;切瑞霍尔姆斯课程思想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4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5 张雪梅;;校本课程开发的制约因素及其案例[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6 陈欣;杜洁;;从课程愿景视角论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6期
7 王忠昌;王屹;;职业教育课程本质观之三维审视[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12期
8 朱文涛;;试论数字媒介环境下动态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建构[J];创意与设计;2011年06期
9 何根海;;应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10 李洪修;熊梅;;试析学校情境中的国家课程实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余红霞;;探析建构主义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殷建华;走向教育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玲;差异教学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杜亚丽;中小学生态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邢志芳;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价值及实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朝辉;从管理走向领导[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凤;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智慧基本问题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玉新;宁夏师范学院物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凤丽;教育生态学视野中的学校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思思;王崧舟“诗意语文”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韩振海;农村初中学校课程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利军;解构主义语文阅读观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7 段靖;项目教学法在国内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教学的应用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8 孟颖;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的文本转换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高嫣;内地《音乐课程标准》与香港《音乐科课程指引(小一至中三)》之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罗安佳;民办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余文森;;校本教学研究的实践形式[J];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2 周满生;新领导 新学校 新未来──2000年国际教育大会侧记[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08期
3 范国睿;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及其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10期
4 冯大鸣;世纪初的国际教育管理走向——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卡德威尔教授的对话[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生全;靳玉乐;;社会力量:课程变革的第三领域——一种基于课程权力的有效参与[J];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01期
2 钟勇为;;近二十年高校课程变革方略的国内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09期
3 夏雪梅;;教师抵制课程变革:从变革的“障碍”到“动力”[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02期
4 尹弘飚;;重建课程变革联盟中的信任[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08期
5 钟勇为;;近二十年高校课程变革方略的国内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1期
6 刘宇;;论课程变革中的学生参与[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3期
7 李宝庆;樊亚峤;;学生参与课程变革探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01期
8 向晶;;课程变革:学生体验幸福的教育路径[J];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04期
9 李文萱;;创造完全的课程连结——学校课程变革的核心经验[J];新课程(综合版);2009年05期
10 顾云虎;;回眸族群理论之于课程变革的影响和启示——一体化与多元化的辩证法[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任海燕;;学校课程变革实践中做有创新意识的校长[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四耕;提升课程领导力是学校课程变革的核心[N];中国教育报;2013年
2 姜美玲;教师:革新的课程实践者[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杨莉娟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外对教师适应课改的研究[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陆静斐;考试改革加能力课程变革重文化[N];文汇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杨光;技术驱动 推进华师大课程变革[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夏雪梅;课程变革实施过程的研究:学校组织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明全;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慧;复杂性视域下的大学课程变革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2 徐冰;上海幼儿园课程变革中的教师专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孙云彦;中小学体育课程变革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48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948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