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的发展、组织及作用
本文选题: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 + 发展 ; 参考:《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摘要】: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是我国最权威的以研究比较教育为宗旨的全国群众性学术团体。它的成立和发展,奠定和提高了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学术地位,丰富和完善了比较教育的理论体系,为教育政策和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咨询和决策,为比较教育的国际交流搭建了平台。
[Abstract]:The Comparative Education Branch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is the most authoritative national mass academic organization aiming at comparative education. Its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have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the academic status of the subject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in China, enriched and improve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and provided advice and decision-making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systems. Set up a platform for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保定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分类号】:G40-05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顾明远;我和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2 生兆欣;;建国后十七年中国比较教育状况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3 生兆欣;;垦拓之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比较教育发展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4 徐小洲;梅伟惠;阚阅;;国际视野下的教育均衡发展——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5届学术年会暨庆祝王承绪教授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5 刘宝存;;继往开来,再创辉煌,不断谱写中国比较教育新篇章[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6 侯怀银;李旭;;20世纪比较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本土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7 姚远峰;;提升“成人性”:成人教育学肩负的使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8 李文英;王薇;;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的发展、组织及作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谈儒强;;教化之基 养正之所 贤才之薮——以清末以降合肥地区私塾教育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从光梅;;建国60年来高校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3 刘敏华;中师教育50年回顾[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4 王全乐;论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方流芳;中国法学教育观察[J];比较法研究;1996年02期
6 生兆欣;;垦拓之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比较教育发展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7 叶赋桂;;中国的美国教育研究三十年[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8 别敦荣,朱晓刚;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上的公平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9 张东娇;论校长学术身份的“失重”与重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杜俊娟;50年中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形式与目的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文利;刘强;;中国高等教育财政六十年概览:历史演变、现状和未来[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李玉非;;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回顾与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谈儒强;;对“文革”前十年间中学课程改革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李玉非;;新中国创办工农速成中学始末[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朱晓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高等教育经验教训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韩清瑞;姚加惠;;建国初私立高校转为公立高校的必然性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董节英;;建国初期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的扫除文盲运动述评[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9 湛中乐;韩春晖;;论大陆公立大学自治权的内在结构——结合北京大学的历史变迁分析[A];大学自治、自律与他律[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权;当代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礼永;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兆斌;大庆油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薛小雷;近代以来中国学前教育向外国学习的历史与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平华;我国高考科目设置模式的优选、优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何万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因分析及历史反思[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石菊虹;专业发展视角下的学校班主任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凌;建国初期的政治社会化研究(1949年—1956年)[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强;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与现实反思[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蔡丽红;福建省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胡培卿;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解丹;高校加强基本国情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建明;社会学分析和比较教育[J];外国教育动态;1989年06期
2 吴福生;从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加强比较教育研究[J];外国教育动态;1991年01期
3 顾明远;比较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外国教育动态;1991年01期
4 薛理银;当前比较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1期
5 邢克超;比较教育研究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1期
6 桂勤;新世纪国际比较教育学界关注的课题——从2001年北美及世界国际比较教育大会主题谈起[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7 延建林;80、90年代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主题的演变[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8 顾明远;我和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9 蒋凯;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WCCES)第十二届大会隆重举行[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10 马克·贝磊,蒋凯;从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的角度看比较教育专业学会[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福明;港台地区和新加坡韩国教育行政体制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2 刘世彬;略论素质教育[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3 滕云霞;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机遇[J];成人教育;1999年10期
4 赵德肃;论邓小平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蔡克勇;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论积极发展民办教育[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民办教育研究专号);2000年03期
6 綦军,孙凤林;思想道德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汉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徐素霞;加快发展教育产业的几点思考[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8 田杰;关于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几个理念问题[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方琪璋;现代电化教学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1年02期
10 李天凤;邓小平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思想发展的里程碑[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崔文闰;;网络环境下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评价[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志;王佑华;;学校文化的发展和诊断[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钟艳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谈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4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YZHJ课题组;;营造一个有利于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和谐校园环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周采;;美国教育史学的创立与变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7 周恒;;班集体建设中的智力背景及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8 张玲;;游戏及其在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地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姚静薇;;试论小学心理咨询室的功能[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红梅;理解教育视野下“弱势学生”发展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录;美国特许学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梁冠文;建构生命化的教育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红燕;试论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滕玉英;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学习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东晓;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6 李宁宁;民国时期女子社会教育发展历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伍雪辉;课程话语透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向前;XQ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9 辛玲玲;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约束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10 宋敏;吉林省教育服务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57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957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