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放教育资源项目能否实现资金的自给自足——来自美国杨百翰大学自主学习项目的案例报告
本文选题:开放教育资源 + OER ; 参考:《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摘要】:自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对国际社会宣布推行开放课件(OCW:Open Courseware)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创建了开放教育资源(OER)项目,很多OER项目创立之初是受外来资金的支持,当项目周期临近或者结束的时候,大学OER是否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是很多项目也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本身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聚焦OER项目可持续性,主要是关注大学开放教育资源项目能否实现资金的自给自足和成本的自我补偿。美国杨百翰大学实证研究回答了三个问题:自主学习项目的课程转化为开放教育资源的成本如何?开放教育资源对付费学习项目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积极的,是否足够支持在自主学习项目中维持一个开放教育资源项目?研究结果有力地说明,杨百翰大学自主学习项目转向开放共享模式后在财政上是可以实现自给的。杨百翰大学自主学习项目的OER试点课程提供了一个积极的结论,那就是开放教育资源提供机构可以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满足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课程、提供公共产品的目标。
[Abstract]:Since MIT announc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Open Courseware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 2001, more and more universities have established Open Education Resources (Oer) programs, many of which were initially supported by external funds. As the project cycle approaches or ends, the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of university OER is an important challenge for many projects a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pen Education Resource Movement itself. The focus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OER program is to focus on the self-sufficiency and cost self-compensation of the Open Education Resources Program. The empirical study of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swers three questions: what is the cost of converting autonomous learning programs into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What is the impact of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on paid learning projects? If the impact is positive, is there sufficient support to maintain an open education resource project in autonomous learning proje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s autonomous learning project is financially self-sufficient after switching to open sharing mode. The OER pilot course of Brigham Young's Autonomous Learning Program provides a positive conclusion that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 providers can achieve sustainable self-development while satisfying free open courses for the whole society. The objective of providing public goods.
【作者单位】: 国家开放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国家开放大学经管学院;国家开放大学直属学院;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我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研究”(ADA12063)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莹;李亚婉;;中文开放教育资源登陆iTunes U——来自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的案例[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2 汪琼;王爱华;;认识知识共享许可协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3 王龙;侯爽;;从开放教育资源到开放评估资源——访美国开放教育资源知名学者戴维·威利博士[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汪琼;王爱华;;高校开放教育资源(OER)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投资与盈利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03期
2 李莹;杨敏;;开放教育资源在内地教育科研机构的时空扩散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苑苑;云计算环境下的开放课程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翁朱华;远程教育教师角色与素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翠英;基于校园网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的设计[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秋;基于SECI模型的精品课程资源转化分析与设计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子基;;对财政与教育的几点思考[J];当代财经;2007年07期
2 约翰·米勒;;英国阿伯丁大学Suttie医疗护理教学中心[J];城市建筑;2010年03期
3 张浩;张海震;;UNESCO开放教育资源白皮书《前行之路》述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09期
4 林林;;知识和教育为世界共有资产的理念与推广——大连“2008开放教育国际会议”的热门话题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5 焦建利;贾义敏;;国际开放教育资源典型案例:一个研究计划[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1期
6 王丽珉;可持续性教育发展的升华与超越[J];北京教育;2000年11期
7 于虹;;学会可持续性的自主成长[J];中国教师;2006年07期
8 陈村;王曾;;开放教育资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07期
9 任友群;沈富可;卢蓓蓉;赵春;;大学的开源何以可能[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年13期
10 李亚婉;;开放教育资源:国际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2007 ICDE SCOP会议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嫣嫣;;学会可持续性的自主成长[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2 宋宏璋;;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学校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之搭建民办学校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平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魏真;;建立我国公共教育财政政策评估机制势在必行[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远伟;;对中国教育发展进程中若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以1978-2006年中国教育数据为基础的实证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魏向赤;;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探索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途径和方法——一论推进体制创新,促进教育公平[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萍;宁夏财政资金安排教育支出9.3亿元[N];经济参考报;2008年
2 程月英 李久春;昔阳县财政资金重点倾斜办教育[N];山西日报;2006年
3 市财 王U,
本文编号:1959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959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