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课程政策制订的社会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8 18:26

  本文选题:课程政策 + 社会参与 ; 参考:《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01期


【摘要】:课程政策制订的社会参与,揭示了课程政策不仅需要形而上的思想引领,更需要形而下的实践情怀。课程政策制订的社会参与充分体现了课程政策的合法性,保证了课程政策的科学性,彰显了课程政策的可操作性。课程政策制订的社会参与所面对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参与者的民主权利意识不成熟、参与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存在、参与对象的过度理想化。因此,今后课程政策制订的社会参与需要着力于制度化、合法化、社会化。
[Abstract]:Social participation in curriculum policy-making reveals that curriculum policy needs not only metaphysical guidance, but also practical feelings.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curriculum policy formulation fully embodies the legitimacy of curriculum policy, ensures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curriculum policy, and highlights the operability of curriculum policy. The problems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curriculum policy formulation mainly focus on the immature consciousness of democratic rights of participants, the existence of "opportunism" in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ion, and the excessive idealization of participants. Therefore,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curriculum policy making in the future needs to be institutionalized, legalized and socialized.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西南大学;
【基金】:201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课程政策本土化研究”(项目编号:SWU1209412)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任长松;;如何看待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质疑与批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2 庄西真;;利益分化时代的教育改革——一个拟议中的教育社会学论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22期

3 王健;;当代课程改革的合理性反思:基于“有限理性”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Z4期

4 柯政;;专家学者参与教育政策制订的多视角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旭;;公共政策的伦理基础及其反思——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马海韵;;政策生命周期:决策中的前瞻性考量及其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吴英姿;;司法过程中的“协调”——一种功能分析的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薛汉伟;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所有制理论与现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5 徐家良;;新组织形态与关系模式的创建——体制吸纳问题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李图强;;新公共行政学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毛振军;;论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意的应然表达[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杨清华;;协同治理与公民参与的逻辑同构与实现理路[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闫华明;;教师培训区域支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教师带薪脱产培训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余雅风;;教育立法必须以教育的公共性为价值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建文;刘爱辉;;民生时代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建先;;政府公共决策的利益博弈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徐湘林;;政治发展、政治变迁与政策过程——寻求研究中国政治改革的中层理论[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政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朱长明;;“委托代理”视角下的转型期公共决策失误[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滕世华;;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中的利益表达[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何华兵;;政策过程理论回顾与展望——文献述评[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世香;;论公共行政研究中的宪政主义公共利益观[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邓华;张凤军;;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参与者互动困境及其多维度化解[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世香;;西方行政学视角中的管理主义公共利益观评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杨芳;;公共政策中的公共理性[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2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4 范兴坤;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南京大学;2010年

5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郑代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孙建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吴一洲;转型背景下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重构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鹏;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锦云;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成本收益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覃事顺;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民意表达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马德勇;善治视角下我国政府治理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姜丽娟;城市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学习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董志伟;河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江淋淋;社会转型中公共政策信用构建的行政逻辑[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唐敏;我国政府绿色采购法律制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9 王宇;中国服装品牌发展的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巍;中国地方政府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庄西真;;教育偏好和职业教育发展[J];教育科学;2006年02期

2 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J];科学中国人;2003年04期

3 郝德永;;当代课程改革:方法的局限与症结[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12期

4 张德胜,金耀基,陈海文,陈健民,杨中芳,赵志裕,伊莎白;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J];社会学研究;2001年02期

5 李广海;陈通;;现代决策的基石:理性与有限理性研究述评[J];统计与决策;2008年03期

6 单文经;;教改性质的历史分析:逡逡巡巡步向理想[J];教育学报;2006年02期

7 王丽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潜在的自由危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06期

8 韩璞庚,张正君;理性:在经济哲学的视域中[J];哲学研究;2000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东芳;课程共有:一种新的课程政策价值观[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4期

2 郭晓明;论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公正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4期

3 柯政;;课程政策的执行与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9期

4 胡东芳;论“课程共有”——对中国特色课程政策模式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5 白雪松;;课程政策执行的社会学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8期

6 代建军;;课程运作系统视域中的课程政策透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06期

7 薛家宝;英国课程改革政策沿革与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1999年05期

8 任伟伟;课程理论的迷失与重构[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6期

9 陈玉玲;;以人为本:当代课程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杨燕燕;;美国课程政策价值取向之探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宝山;国际视野的学生评价引发课程政策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马开剑;上海与香港:一种课程新思维[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何玉凤;校长如何增强课程执行力[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高靓;台湾课改是怎样从争议走入常态的?[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本版编辑 周济 Г.A.巴雷辛 朱小蔓;经典与现代:牵手俄罗斯教育[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本版编辑邋姜丽静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欧群慧 罗吉华;地方课程建设在民族地区大有可为[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羌建中;校长执行力: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元素[N];天津教育报;2008年

8 记者 李建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赵小雅;从“教材”到“课程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崔允o7(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东芳;课程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玲;博弈视野下的课程政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夏雪梅;课程变革实施过程的研究:学校组织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屠莉娅;课程改革政策过程:概念化、审议、实施与评价——国际经验与本土案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6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廖辉;学校课程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李志超;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张振改;教育政策的限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标;西南农村义务教育三级课程实施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政策发展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周勇军;课程政策实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宝玺;地方课程政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柯政;地方政府的课程政策执行行为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路宁;课程政策中的课程权力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6 石艳;信息技术课程的诞生[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亚鹏;校长的课程执行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欧阳算;农村新课改推进中的城市偏向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李丽桦;所有人的学校也是每个人的学校——当前法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方宏常;论我国三级课程政策的运行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96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996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f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